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部分,華夏立國傳,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府中,眾人還在議論。雖然大家覺得的確是孝為重,但是卻不能以此為藉口施虐,大家都覺得裁判官太避重就輕了,尤其是以王猛等人為首,覺得這個裁判官做得太過分了,有悖北府的律法。
聽到大家幾乎是一致的意見,張不由地叫了起來:“大將軍,你下一道命令,我立即去裁判所把這個鳥裁判官暴打一頓,然後改了他的結案裁判!”
曾華不由瞪了一眼張,讓這個意氣高漲的宿衛軍都統領立即閉上了嘴巴。
“應遠,你去請大理司正劉努,左都察院事江逌,右都察院事毛安之三位大人過來。”曾華最後言道。
“大將軍,這是為什麼?”連鄧遐也不明白曾華到底是什麼意思,這點小事曾華下了命令不就全解決了嗎,還用得著找三位大人過來嗎?
這個時候王猛出來開口解釋道:“應遠,你難道不知道什麼叫以法為重嗎?大理司的裁判官現在就是代表律法在進行審事裁判,如果大人覺得有一點不對就要求裁判官更改結案裁判,那裁判官還有什麼威信,他代表的律法還有什麼威信?”
“都察院不但有監察彈劾官員的職責,也有監護肅正律法的職責。都察院一旦發現裁判官結案裁判不公可以要求重審,如果裁判所裁判官堅持原判,都察院就可以要求長安大理裁判司接案重審。這不是刑事案件,如果是刑事案件除了都察院,提檢司如果覺得裁判不公也會向大理裁判司提起抗訴。”王猛慢慢解釋道,“大將軍苦心制定出這些制度來是為了什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以體制律法治國而不是以人治國。”
看來王猛沒有少被曾華洗腦,居然說出這麼一套一套的東西來。
“何必搞得這麼複雜呢?大將軍英明不就一切都解決了嗎?”張還在那裡低聲嘀咕道。
“你知道什麼?天下能有幾個大將軍?你能保證後來者都有大將軍這麼英明嗎?”王猛怒斥道。
看到王猛發威了,勇冠三軍的張頓時不敢出聲了,連忙縮著頭退到後面去了。
聽了王猛的話,曾華不由笑了,揚聲對王猛說道:“古往今來又能有幾個象景略先生的呢?”
很快,曾華將事情向被請來的劉努等三人講述了一遍,三人聽完後也覺得這結案裁判欠妥,立即表示會知會長安大理裁判司和京兆都察巡視道去過問,要求重新再審和隨堂監察。
處理完這件插曲後,永和十年在一片祥和歡慶中終於到了,而一個讓天下人震驚的盛典在眾人的期盼中即將拉開序幕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勇氣與榮譽(一)
更新時間:2009…1…7 0:14:49 本章字數:4664
長安西三十里外有一座青翠綠鬱的山頭,不是很高,這一馬平川的地方算得上一枝獨立,風景秀麗。
這個地方已經被軍士共金會買了下來,委託給大將軍府直接管理。從旁邊的關隴大道上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闕門屹立在山腳下,深灰色的花崗岩配上白玉石,再加上飛簷挑梁,顯得肅穆安詳。
走過闕門就是用水磨青石鋪設的正道,兩邊的草地上種滿了松柏,就像是兩排肅立在那裡的哨兵,在呼呼的晨風中微微搖擺著,生怕打擾了這裡肅靜的氣氛。
曾華的腳步也放得極輕,一步一步地走在正道上,他的身也和正道一起時不時地隱現在樹蔭和黎明的幽暗之下。走過一段不長的正道,就看到一個不到十級的臺階,通向一塊空地。兩名宿衛軍軍士腰挎橫刀,手持長矛分立在臺階入口兩邊,他們身上黑色的步軍甲襯托著周圍的環境顯得無比的凝重。他們頭戴著北府步軍標準的灰黑色圓盤倒頂頭盔,頭盔的兩根繩子從他們的耳邊穿過,系在下巴下,將頭盔牢牢地拴在了他們的頭上,正中間的矛尖盔頂下纏著一根白色布條,不長的布帶在風中緩緩地飄動著。
看到曾華等人走來,這兩位軍士絲毫沒有動靜,目光依然望向遠方。
拾步走上臺階,一塊全由水磨大理石鋪設的平臺驟然出現在眾人眼前。這塊空地就如同是一整塊大理石做成的一樣,像一面黑色地鏡子靜靜地躺在那裡。走在這平坦而光潔的石面上。所有的人都不敢用力,只敢輕輕地屏住呼吸,小心地收拾著腳步。
平臺的正中間是一塊石牆,由花崗岩雕刻而成的石牆。上面凸現的雕像清晰可見,一名身穿北府步軍甲的軍士無力地跪在地上,右手倒握著的橫刀插在地上,隱在一邊地左手只看到拄在右手腕上地手掌。
這名軍士地圓盤倒頂頭盔丟落在一邊,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