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三國之袁氏梟雄,中國必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聚集在廬江首府皖縣城外的難民數量已經超過了兩萬,而且大多都是老幼婦孺,這麼多難民聚集,很容易滋事。
辰時剛過,兩員身材長大的武將從南門匆匆進城。
這兩個人,一個是廬江郡的步軍都尉張多,一個是水軍都尉許幹。
有漢一代,都尉是掌一郡軍務的高階武官,秩比二千石,身份尊貴僅次於郡守。
不過到了漢末,漢室衰微,地方諸侯並起,地位在都尉之上的校尉、中郎將乃至雜號將軍大量湧現,都尉就不鮮見了。
甚至於,就連廬江這麼個邊遠小郡也敢於設定兩個都尉。
這張多、許幹,原先其實不是劉勳的部下,而是廬江郡的地方豪強。
漢承秦制,於全國設定郡縣二級行政機構,由中央直接派官員治理。
但是,僅憑中央政府派譴的區區一個郡守、幾個縣令外加幾個佐貳官,是不可能真正有效治理地方的,所以,地方官員就必須借重宗族的力量。
所謂宗族,就是以姓氏血緣為紐帶聚眾而居的群體。
絕大多數宗族的影響力僅限於本里、本鄉,但有些宗族在機緣湊巧之下就會有機會脫穎而出,將影響力擴充套件到本縣,本郡乃至於本州!
譬如袁氏,原本也不過是汝南的普通士族,但自從袁安在和帝朝當上大司空之後,之後連續四代都有子弟位居三公,於是袁氏很快顯耀天下,影響力迅速走出本郡乃至本州,達到全國,成為望歸海內的第一大族。
本來,地方宗族的影響力再大也沒有武裝。
但是到了東漢末年,尤其是黃巾起義之後,中央政府的影響力極大削弱,尤其是軍事上無法給地方宗族提供保護,地方宗族為了自保,便紛紛招募鄉勇、築起塢堡,於是地方宗族就搖身一變成了地方豪強!
譬如夏侯惇、夏侯淵兄弟、曹仁、曹洪兄弟,乃至許褚,投奔曹操前都是地方豪強,周瑜投奔孫策之前也是地方豪強!
甚至,三國前期大多數豪傑都是豪強出身!
張多、許幹原本就是廬江本郡的地方豪強。
最初,張多、許幹依附於另一個勢力更強的地方豪強,鄭寶。
去年春,鄭寶糾集鄉鄰抗租抗捐,劉勳幾次派人催繳,鄭寶非但不按數繳納稅賦,反而將劉勳派去催繳的小吏給閹割了,更過分的是,鄭寶還邀請張多、許幹,一起拿那個小吏的卵蛋下酒,實在過分。
劉勳被徹底激怒,憤而發兵進剿,結果卻反被鄭寶打得大敗!
最後還是劉曄設計斬了鄭寶,接著招降了張多、許幹,劉勳於是委任張多當了廬江郡的步軍都尉,許幹則當了水軍都尉。
張多、許幹進城之後,卻並沒有直接去郡守府,而是先來了劉曄府。
當初劉曄孤身前往鄭寶巢穴,並於酒席之上斬殺鄭寶,張多、許幹震驚之餘,卻也十分欽佩劉曄的膽識以及才能,當即出面彈壓住鄭寶部曲,並且表示願意擁劉曄為主,不過劉曄拒絕了,並將兩人及鄭寶的部曲交給了廬江太守劉勳。
儘管劉曄不願意當兩人的首領,不願意爭霸天下,但是有了這層淵源,張多、許幹跟劉曄就十分親近,遇事都會先找劉曄。
張多、許幹是劉府常客,無需通稟就能直入內府。
兩人走進劉曄書房時,只見劉曄跪坐在席,正在除錯案上擺放的一架七絃琴。
這架七絃琴長約六尺,寬約一尺,厚三寸,楔形,以梧桐木為裁,蠶絲為弦。
劉曄的神情高度專注,張多、許幹兩人進了書房,他都懵然不知,只是十指不停的在弦統上或揉、或滑、或叩彈,一邊側耳專注聆聽,時不時的還會點點頭,或者搖頭,說此處音色不圓潤,尚需再調云云。
見劉曄神情高度專注,張多、許幹便站在一旁耐心等候。
從這處細節,可以看出張多、許幹對劉曄的尊敬是發自內心的。
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劉曄才終於除錯完,然後一抬頭就看到了張多兩人,便趕緊跪坐起身作揖見禮,說道:“呀,竟不知兩位將軍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某等拜見子揚先生。”張多、許幹不敢託大,同時向著劉曄長揖到地。
劉曄一擺衣袖坐回席上,笑道:“不知兩位將軍光臨寒舍,可有何見教?”
張多也不客套,開門見山的說:“子揚先生,聚集在南門外的饑民剛剛搶了許氏糧行的運糧船,雖說最後糧船奪回來了,可船上的糧食卻失落大半,末將擔心,長此下去恐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