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部分,三國之袁氏梟雄,中國必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美貌,袁否便不免多看了兩眼。

袁譚卻揮手說:“知道了,把藥放下吧。”

“諾。”侍女放下瓷碗,再向著袁譚襝衽一禮,然後退了出去。

袁否掠了正冒著熱氣的瓷碗一眼,問袁譚說:“怎麼,長兄可是身體有恙?小弟麾下卻有一神醫,名華佗,可令他替兄長診治一番。”

“為兄哪有什麼疾恙。”袁否卻擺了擺手。

“那這,是怎麼回事?”袁否指了指藥碗。

袁譚便長嘆了一聲,說:“顯責,將來你自然會知道。”

說完了,袁譚便端起藥碗,皺著眉頭將碗中湯藥一飲而盡。

見袁譚不肯多說,袁否便也沒有多問,但他隱約能夠猜到,這個美貌侍女的身份只怕不那麼簡單,而這碗藥,只怕也是大有文章,袁否更由此推斷出,袁紹的繼承人之爭,只怕是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都快要表面化了。

顯然,在猶豫片刻之後,袁譚便說道:“顯責,按說你才剛到河北,有些事為兄不該急著與你講,但是為兄委實不願意眼睜睜的看著你被人利用而不自知,所以,為兄覺著有必要提醒於你。”

袁否趕緊說道:“還請兄長示下。”

袁譚肅容說道:“顯責,你永遠都不要忘記,你乃是汝南袁氏嫡系子孫。”

袁否本是庶子,但自從袁耀被袁否栽贓之後,袁否就成了袁術唯一血脈,袁譚說他是袁氏嫡系也說得過去,說到底,袁紹本來也是庶子,只不過是因為過繼給伯父,所以才搖身一變成了袁氏的嫡系,身份尊貴尤在嫡子袁術之上。

但袁否是何等人,很容易就聽出了袁譚的弦外之音。

由於袁紹的縱容,其手下的文武大致可以分為三派。

一派是河北系,以審配、逢紀為代表,擁立公子尚。

一派是汝南系,以郭圖、辛評為代表,擁立公子譚。

一派是中立系,以田豐、沮授為代表,只忠於袁紹。

袁譚意思是說:袁否你也是汝南出身,自然也應該站隊到汝南一系當中,而不應該站隊到袁尚的河北一系。

袁譚這不僅僅是交淺言深,而近乎於逼袁否站隊了。

由此也足見袁譚與袁尚之間的傾輒到了何等的地步?

袁譚雖然是戰功卓著,文有郭圖、辛評相助,武有顏良、文丑為其羽翼,但是對上有著河北世家豪族支援的袁尚,仍然難有必勝的把握,正因為此,袁譚才會如此失態的逼著袁否表態,就連最起碼的含蓄都扔一邊了。(未完待續。。)

第259章 名聲

ps: 驚聞三痴兄駕鶴仙去,不勝唏噓,不過我寧願相信三痴兄是穿越了,穿越成了陳操之或者張原,在另一個時空快意人生。

當然了,袁譚之所以會如此急切的亮出招攬袁否的底牌,並不僅僅是因為來自袁尚派系的強大壓力,更是因為袁否的影響力。

袁否甚至還沒有進入冀州,河北袁紹集團的絕大多數文臣武將甚至都沒見過袁否,所以說袁否在河北有多大的影響力,這聽起來似乎有些搞笑。

但其實,這一點都不搞笑,袁否在河北的確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在率軍南下接應袁否之前,袁譚特意回了一趟鄴城,去向袁紹請示。

這之前,袁譚也已經有半年多沒有回過鄴城,結果這一回去,就非常吃驚的發現,整個鄴城上至公侯,下至販夫走卒,甚至連深閨裡的小娘都在談論同一個人,這人不是別人,就是他的正往河北而來但仍未到達河北的從弟袁否。

袁否雖然還沒有抵達河北,但他的事蹟卻已經風一樣傳到了鄴城。

壽春行死間瓦解四家聯盟,下蔡力挽狂瀾於即倒,龍亢臨危受命,一戰重創孫策,再到居巢大戰周瑜,以不到三千兵卻令三萬江東大軍裹足,再到大別山中,破掉周瑜之謀,再到汝南郡以彭越撓楚之法,令得曹操疲於奔命……

凡此種種,連鄴城的乞丐都對袁否的事蹟耳熟能詳。

其實,袁否之所以能夠人未至便在鄴城有如此名聲,還真得拜他在淮南、廬江兩郡的一系列舉措。尤其是居巢之屯田。更極大助漲了他的名聲。

秦漢時代。由於交通不便,朝廷想要提拔某個人時,派人瞭解這個人的品性優劣就變得十分困難,所以就取了一個巧,拿這個人在士林中的名聲來作為評判的標準,結果就在士林營造出了一種互相品評的風潮。

不僅如此,甚至還出現了品評專業戶。

譬如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