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部分,周氏三國,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圖、許攸等也奔赴渤海投效。
九月中。
袁紹雄姿英發,信心滿滿地在渤海起兵,率領兩萬大軍殺奔洛陽。
豫州。
袁術逃到汝陽後,也迅速拉起了一支軍隊。
汝南乃袁氏根基所在,汝南太守趙謙都是袁氏故吏,根基之深,若老樹盤根,袁術沒費吹灰之力,就招募到了兩萬大軍和足夠的糧草,又廣發告示,廣招各路英雄豪傑,先後有紀靈、張勳、陳蘭、樂就、韓浩、橋蕤等武將投於帳下。
九月初,袁術於汝陽起兵,率領兩萬大軍過陳留,殺奔洛陽。
第133章 戰雲密佈
天子駕崩,洛陽失陷,眾皇子及滿朝文武死傷略盡,不論是哪一件事情,都足以震驚天下,一時間天下沸騰,人心崩離,山河不復存在。
從八月初到九月初,短短一個月內,各種勤王大軍陸續趕到洛陽集結。
南陽距離洛陽不遠,周堅是早有準備,是第一路趕到洛陽的勤王大軍,只是沒想到第二個殺到洛陽的竟然是盧植率領的兩萬朝廷大軍。
盧植在聞報天子駕崩,洛陽被破,皇子及百官盡皆歿于軍中之後,便不計傷亡地揮軍擊退白波賊眾,星夜率領大軍南下,十日內長驅直進千里,殺到了箕關。
周堅駐軍大谷關,等了十天左右,潁川太守陰修,陳守太守張邈,上黨太守張揚也各率餘萬兵馬趕到了洛陽虎牢關,一時間洛陽戰雲密佈。
河東太守楊奉也率領八千大軍也趕到了函谷關,坐觀其變。
反到是離洛陽最近的河內太守王匡動作最慢,到了八月底,才率領八千大軍到虎牢關於張邈、陰修大軍會師。
各種勤王大軍陸續趕到洛陽,張牛角外出劫掠的亂軍遇到勤王大軍,全都被勤王大軍悉數擊破,折損了不少士卒,乾脆龜縮排洛陽堅守不出。
八月底,長沙太守孫堅也率領兩萬大軍趕到大谷關,於關外紮營。
大谷關又名太谷關,始建於靈帝光和二年,位於洛陽以南六十里,是洛陽南部的重要門戶,黃巾之亂時,朝廷曾於此關屯重兵防守。
然而在黃巾之亂平定後,守軍被召回朝廷,只留下五百兵卒駐於關中。,
整座關城坐落在兩間之間,死死地卡在官道上,要想過去,除了翻越大山,就只能強攻大谷關。因此,一旦天下亂起,大關谷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孫堅率軍趕到大谷關時,知周堅已經先一步進駐大谷關,便在關下安營下寨。
大谷關城樓上,
周堅在戲昌、典韋、許褚、黃忠的陪同下遠眺孫堅軍大營。
只見整座大營背靠山而建,一座座氈包連線成一座圓陣,將中軍拱衛在最中間,法度森嚴,井然有序。最外圍則樹起了一排排鹿角,
大營外面,數千兵卒正在奮力挖掘壕溝,並在裡面倒插上削尖了的圓木。
周堅沉聲道:“周堅才去了長沙半年,沒想到此人不但很快就討滅了區星叛軍,而且還編輯起了一支兩萬人的大軍,此人不可小覷啊!”
戲昌微笑道:“主公放心,孫堅雖然收編了區星叛軍降卒,但這兩萬大軍不但缺乏必要的訓練,而且全都缺兵少甲,只是一群烏合之從罷了,不比張牛角的叛軍強多少。”
周堅點點頭,又有不同的看法,“志才所言不差,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孫堅此人曾征討過黃巾叛軍和西涼叛軍,可以說是深通行伍。就算這兩萬大軍全都是烏合之眾,但以孫堅的能力,也遠非張牛角此等草寇之輩可比。”
戲昌灑然道:“主公言之有理,是昌過於一廂情願了。”
周堅想了想,壓低了聲音,“等這次擊破張牛角叛軍,回到南陽後,本將軍便該攻略荊州了,若是任由孫堅在長沙站穩腳步,以後再圖,怕是不會那麼容易。”
戲昌深表贊同道:“主公所慮極是,不過孫堅此人雖然驍勇善戰,卻不善詭謀,待回到南陽,若彼取道南陽回長沙,再設法除之。”
周堅點點頭,正準備回中軍大帳,就見關下營門大開,一票數百人的騎兵風馳電掣往關下疾馳而來,鐵蹄翻騰起,踐起漫天飛塵。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數百騎兵已經奔到關下。
當先一員武將年旬三旬出頭,身穿鐵甲,外罩玄色披風,極是威武彪悍,正是長沙太守孫堅,在征討黃巾叛軍時,與周堅有過數面之緣。
身後四員健將也是虎背熊腰,孔武有力,個個都是勇武過人之輩。
孫堅馳到關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