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部分,周氏三國,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報無門,如果皇帝是明君,賢臣良將必然能夠大展所學安定天下,撫順萬民,但漢靈帝已經昏庸到無藥可救,忠臣是沒有好下場的。

就好比父親,絕對是個好官,但卻只做到縣令,就被靈帝給罷了官。

周堅沒想過效忠朝廷,也根本不會為誰效忠,他只忠於自己。

目送馬車緩緩遠去,在官道的盡頭消失,周堅這才收拾心情回了宛城。

自從去歲入主南陽,經過大半年的治理,南陽已經逐步走上了正軌。

雖然不復昔日之繁盛,府庫也十分空虛,但起碼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吏治慢慢走上正軌後,百姓能安穩下來,有田可種,有糧可食,有衣可穿,誰願意流落他鄉,更沒人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去落草為寇。

政務有周暉打理,大事小事都理的很順,周堅很少操心。

時間充足,周堅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破軍營的訓練上。

戲府。

戲昌和荀彧相對而坐,共飲了一杯水酒,戲昌才旋旋然道:“文若來南陽也有一個多月了,主公虛席以來,不如文若考慮的怎麼樣了,儘早給個答覆,昌也好向主公覆命。”

荀彧放下杯樽,淡然道:“彧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戲昌灑然道:“文若什麼時候這麼客氣了,但講無妨。”

荀彧道:“荀這些日子來觀周府君所為,當可稱得上治世之臣,南陽匪寇絕跡,萬民安生,周府君實有功於社稷。然周府君大肆訓練兵馬,又私造大量兵器鎧甲,此舉實有違臣下之道,卻不知是何故?”

戲昌心裡就是一跳,不動聲色地道:“文若此話何意,如今天下紛亂,各地郡守為了剿滅境內匪寇,都在招兵買馬,這沒什麼好奇怪地吧?”

荀惑淡然笑了笑,轉過話題道:“這些天多謝志才照拂,家母最近身體不好,彧打算明日便起程回潁川,就不跟周府君辭別了,還請志才代為道別。”

“這”

戲昌頓時愕然,不過轉念就明白過來。

荀彧忠於漢室,對各郡刺史和太守藉著剿匪為由,大肆招兵買馬,擁兵自重本來就很不感冒,否則以葛彧之才,又豈會閒賦在家,謀不到一官半職。

周堅在南陽的一些作為,和那些擁兵自重的郡太守自無分別,誰都能看得出來。

以荀彧之能,又豈會看不出來。

戲昌喟然一嘆,道:“文若不妨再考慮一下,漢室衷微,不久天下必亂,屆時必是群雄四起,諸侯逐鹿的局面。周府君極富才略,亦善任賢,文若何不留在南陽,與昌共輔周府君,匡扶漢室,振興國祚,方不負此生所學。”

荀彧問道:“周府君真的會匡扶漢室嗎?”

“這”

戲昌無言以對,若是換個別人,以他的智討,自然能說的天花亂墜,地湧金鍊,把死的說成活的,活的說成死的。

然而與荀彧相交已久,荀彧是他唯一的朋友,卻委實不願相欺。

況且以荀彧之能,就算他想給主公說點好話,荀彧也必然能看穿。

荀彧微笑道:“志才放心,雖然道不同不相為謀,但人心若此,彧對周府君其人並無什麼看法,相反對其理政安民,善待百姓也十分敬重。此番回潁川,彧會閉門苦讀,不再問天下之事。他日若志才前來潁川,彧一如往日,掃榻以待君。”

戲昌久久無語,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第126章 董卓入西涼

第126章

出了正月,南陽大地天氣轉暖,原野上已經出現了綠意。

周堅剛剛從軍營回來,卻見戲昌已經在府中等候。

“見過主公。”

戲昌聽到馬蹄聲,迎出堂外拱手見禮。

周堅揮揮手,“志才不必多禮,為何等在府中,可是有何要事?”

戲昌低聲道:“主公,文若回潁川了。”

“什麼?”

周堅剎時眉頭一蹙,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戲昌嘆道:“道不同不相為謀耳!”

周堅立刻就明白了,所謂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只不過是因為荀彧忠於漢室,而自己卻擁兵自重,雖然沒有露出什麼不臣之心,但對漢室卻也沒有多少忠心。

其實中央皇權衰弱,眼下各郡太守大多都擁兵自重,隱有尾大不掉之勢。

就算沒有人敢表露出自立的想法和意思,但對朝廷號令都是陽奉陰違,上交的賦稅是減了再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