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部分,篡逆,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炎嵩誠惶誠恐的說道:“陛下明察萬里,臣實在遠遠不及。臣等馬上按照陛下的意思去辦,務必將此事解決的妥妥當當的,絕不驚擾陛下修道煉丹的偉大事業”
諸葛林森很鄙視周炎嵩的行為舉止,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討好皇帝的好辦法,周炎嵩看起來是在頂撞皇帝,事實上,他是故意給個機會讓袁寶炬“修理”一下自己。自己先犯個小錯誤,然後讓皇帝來指正,皇帝內心就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比對方聰明,所以提防的心理也會減弱很多,自然是越來越信任。
相反的,好像徐光楷和高恭修等人,總是將事情考慮的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結果皇帝連修改的機會都沒有,雖然實際上是給皇帝分憂了,可是皇帝的心情總是不爽,感覺自己不過是一個下達命令的傀儡罷了。皇帝乃是天子,自然是高人一等的,你將什麼事情都盤算的天衣無縫,他怎麼顯示他的聰明?
有時候,人裝作蠢一點,的確比較討人喜歡。
可憐徐光楷和高恭修,雖然明白這一點,可是卻怎麼都做不到。
周炎嵩做到了,所以權勢滔天。
皇帝覺得自己要比周炎嵩聰明,所以不會擔心周炎嵩背後搞鬼,他肯定覺得自己已經將周炎嵩控制的死死的,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周炎嵩故意裝扮出來的。相反的,徐光楷和高恭修如此精美,又有能力,他反而不能太放心。
俗話說,人至賤則無敵,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周炎嵩神色平淡的回頭看了看其餘的四位大學士,緩緩地說道:“既然要反擊,那你們推薦一位合適的將軍帶兵反擊吧?這個將軍一定要能夠忠實地執行皇帝陛下的指令,嚴格記住適可而止四個字。”
沈君榭搶先說道:“臣推薦高敖曹出征,”
高恭修也急切的說道:“臣推薦侯安都出徵,”
徐光楷緩緩的說道:“臣推薦袁天穆出征。”
周炎嵩和諸葛林森保持沉默,其餘每個人說話,他們都是微笑示意。
他們所說的三個人,都是神龍帝國的神龍將,其中高敖曹以勇猛過人著稱,侯安都以箭術聞名,袁天穆以老辣深沉居於神龍將的榜首。當然,這些全部都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問題的核心在於,這些將軍到底和誰的關係比較好,準確來說,這些將軍到底是哪一邊的人。
軍隊出征,必然涉及到龐大的物資儲備、運輸、分配,還有人員的調配,在將軍取得虎符以後,將軍擁有很大的權力,在非常時期不但可以撤換戰區裡面的大小官員,甚至包括在必要的時候更換城主,尤其是像神龍將以上的軍銜,更加是非常可怕的。因此,無論是沈君榭還是徐光楷、高恭修,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大權落在對方的手上。
其實說白了,如果戰役規模擴大,站在那位將軍背後的人,就基本上等於掌握了神龍帝國北部邊境,大部分的人事權和財權,也都落在了這位將軍的身上。毫無疑問的,這是絕對不會錯過的洗牌的機會,也許不用一兩個月的時間,這位將軍就會將北部邊境來個大清洗。而事實上,神龍帝國和凱撒帝國的戰爭規模,一向都是很大的,沒有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停止的。
凱撒在冬季到來之前出兵,明擺著就是勒索一把,雪花飛舞的時候,他們就會撤走。如果神龍帝國現在就要反擊的話,必須調集中央軍的大量騎兵部隊,等龍騎兵和獠牙騎兵部隊調集起來的時候,凱撒騎兵應該已經滿載而歸了,真正的戰鬥,應該從明年春天開始,至於會拖延到什麼時候,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袁寶炬看著他們三個,又看看周炎嵩,有點不耐煩的說道:“周愛卿,你覺得哪個將軍比較合適?”
周炎嵩顯得非常小心謹慎,緩緩地說道:“臣認為應該讓神龍將高敖曹出征比較合適。高敖曹武勇過人,力冠三軍,又善於騎兵指揮,實在是凱撒鐵騎的剋星。”
徐光楷皺眉說道:“陛下,臣覺得,高敖曹固然勇猛,但是也有些缺點,就是喜歡炫耀武力,萬一被凱撒人算計,後果不堪設想。腓特烈其人非常卑鄙狡猾,武力倒在其次”
沈君榭冷冷的說道:“侯安都也未必能夠比高敖曹冷靜多少。”
徐光楷說道:“的確如此,所以我決定推薦袁天穆出征。”
沈君榭說道:“袁天穆小心謹慎有餘,威武進取不足,不足以成大事!”
徐光楷說道:“就是因為袁天穆小心謹慎,才能適可而止啊!”
高恭修說道:“正是如此。你不是說要適可而止麼?換了高敖曹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