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方也要派了使者和孫權商量一二了,不過畢竟,孫權他們是先提出了言和的,自然會有些弱勢的。至於讓鄧瀚來此,不過是因為鄧瀚與張機熟悉些,原本鄧瀚還想著看能不能和張機商量一下,到了江東大營這邊先不急著給他們診治,待將之前陸遜他們商討好的條件和孫權他們達成一致後,再進行,可是醫者父母心,看著滿營那慘淡的局面,張機卻已經是忍不住了,雖然鄧瀚對於這種情況有過準備,畢竟前世那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關各種災難的圖片也是見識過的,不過親身經歷時的感受,卻是與在你看那些圖片時有著截然不同。
此時的鄧瀚卻也有些忍受不了那股悽苦無助,悲涼的氣氛。只好任由張機在他還沒有和孫權見面之前,就對那些看上去已然垂危的江東軍士進行救治。
隨後的面見時,雖然此時孫權的面容很是整潔,不過在鄧瀚看來,這位年輕的一方諸侯在先前所受的折磨卻是不輕,或許這位也算的上,三國中最能忍耐的君主,不過此時的他看來,歷練的還是不夠!而當孫權和魯肅在諸葛瑾介紹說,此時他們面前的這個十六歲的使者,就是鄧瀚時,卻除了訝然於他的年紀之外,還有著不少難以言表的感受。
作為毗鄰而據的兩大勢力,對於在荊州已經有了赫赫名聲的雲漢,江東自然是要有所偵查的,不過對於鄧瀚的瞭解,卻是就少了很多,看著他,實難想象,之前的鄧瀚是如何辦了那麼一家別開生面的商鋪,又是如何讓他發展壯大到如今的程度,而昔年他又是如何勸說通廬江陸氏一族盡遷往江陵的,而對於眼前這剛過垂髫的少年,又是如何能在新野那邊做的那般奇事,誠為讓人不解,而這種不解,卻也加劇了別人對鄧瀚的好奇,此時的鄧瀚就好像是件奇特的物事,擺在那裡給人觀賞一般。
即便鄧瀚氣量再大些,卻也是有些受不了諸人看他的陽光。
“荊州屬下,鄧瀚,奉我主之命特來拜訪孫破虜將軍!”一聲晴朗的聲音卻是打破了先前那種奇怪的氛圍。
“來使免禮,鄧使此次來訪,為我軍帶來了神醫張機先生,解我軍士之大難,使我深感劉豫州之仁義博愛之心,權先在這裡對劉豫州之胸懷和雪中送炭之舉,深表感謝!”說道這裡的孫權卻是起身而正色拜道,其餘江東的文臣武將卻也一同起身行禮。
鄧瀚卻是凜然守禮而受了江東這一拜。
“貴我兩方之前卻是頗多誤會之處,今日鄧使到此,就先讓我們一起拋開過去種種的糾結,從今而後,相互提攜,一起為我大漢效力,掃平這亂世,還我大漢朗朗乾坤!”孫權倒是很想放下先前雙方的“誤會”!
“是啊,鄧使到此,足見玄德公之大度,”魯肅續口稱讚劉備,“想有張機先生來此,我江東軍士當可不日身體康健,到時便可翻轉江東,不想此次到此卻是叨擾了長沙郡百姓如此之久了!”
鄧瀚聞言卻是微微一笑。
“在下卻是在此謹代長沙百姓深感先生等能體諒,畢竟江南這邊卻是深僻貧瘠之地,未能好好的招呼各位遠來,卻讓江東軍士遭此大難,我等也是深感不安!也謹能為貴軍訪來了張機先生,稍解病苦!”
“鄧使卻是客氣了,為報此大恩,待我軍迴轉,定當為長沙百姓有所厚報!”說到這裡的孫權,自然此時已經在把玩著諸葛瑾從巴邱帶來書寫著劉備等人條件的帛書,雖然他自是深感不甘,卻是如今形勢不由人,
那帛書上卻是寫著:
今聞故人之子游訪江南,備深感高興,喜不自勝,不禁遙想當年與文臺並肩作戰,為國鋤奸,同行於虎牢關前,卻是歲月匆匆,人有旦夕之不測,當年同志,如今已是天人永別,幸得文臺兄後繼有人,孫氏之忠義得以繼承發揚,備實不勝唏噓!
然江南多瘴癘之地,又加之貧瘠,恐不能讓賢侄安步行車於路,本該早先提醒,不想賢侄行程匆匆,未能準備,故備在此甚為賢侄今時之遭遇喟嘆。
幸得有張機先生在此,今特遣鄧子浩為使,護送先生前去,當可為賢侄藉此困頓。然此地兇險,望賢侄今後行止謹慎。
備竊也得聞江東鹽利頗厚,國富民強,原本荊襄也算富足,奈何近來屢經戰事,又有天災人禍,卻也不堪此等重負。賢侄現為江東之主,又是文臺之後,對漢室自然忠心不改,荊州,江東同為大漢天子治下,今見荊州不豫,想來賢侄定不忍心有見於此。還望賢侄能夠饋贈荊州海鹽若干船,錢糧之屬可按賢侄之心意行事,想來賢侄定不會辜負了文臺兄大漢忠臣之名!
備實無才,而荊州內卻是水路縱橫,蟊賊頻發,蔡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