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他為了顯的自己更有威嚴,特意的留了鬍鬚,此時看上去依然顯的很是稚嫩。
魯肅自也知道孫權所言,他比之孫權對於具體的事情知道的更加的詳細,在他而言,眼前的局面也很是個問題,當此時他卻是不由得想起了,臨起兵時,張昭曾對他說過的話,“荊州雖是我江東世仇,然乘其喪亂,而攻伐其地者,非仁君所為,而那劉備也算的上仁人君子,且英雄之名聞於天下,所謂吉人自有天相,今主公所欲者,不過是以武力豎起自己的威望,然聖人云,內聖者,自可外王之,我雖不願,但此次主公之行,當會無功而返!”
想來這位江東文官之首,也是瞭解孫權秉性之人,故而這番話說時,卻是在私下無人時,和魯肅談論時說的,若是讓孫權知道這番話的話,以孫權這等的年輕好勝,想到這裡魯肅卻是暗暗的搖了搖頭。
“主公,在下有一言,不知主公願聽否?”魯肅卻是仔細想了想,然後很是慎重的對孫權說道。
“哦,子敬有何言語,以你我君臣,當可暢所欲言!”
“在這種情況下,於今而言,我們是不是可以派人到劉備處言和啊!”魯肅說完後,卻是有些惴惴。兩軍交戰,一陣未見,而作為兵力強盛的一方,卻要言和,在一般人看來,這本來就不應該的事情,何況孫權還是江東之主,若是真按照這般處理的話,以孫權的心高氣傲,年輕氣盛,又怎麼會輕易的低頭!
不過,此時魯肅的擔憂看上去有些多餘,聽聞他的建言,孫權卻是有些無動於衷,只是稍停後,卻又示意讓他繼續。
“主公,以眼下的情勢,既然有疫病的發生,且有發生在劉備的境內,相比此時那邊也是愁雲慘淡,既然兩方都遭受此次天災,不如先罷兵言和,共同抵過了這場疫病再說。況且聽聞那神醫張機便在劉備那邊,或許若我等示好於那劉備,我軍這數萬將士也可獲救啊!”
“再者說,眼下的局面對我軍實屬不利,此次征伐長沙,雖沒有盡起我江東士卒,卻是大半兵力在此,若是因這場疫病將我軍的精銳有所損傷,徐州陳登處,未必就沒有心思南下!”
“還有,如今公瑾處卻是危在旦夕,公瑾是我江東大將,又兼著水軍都督之職,想公瑾身懷經天緯地之才,未能稍展,便罹此大災,若然有失,此誠非我江東之福啊!”
“另外,以當下的局勢,想那劉備以漢室復興為己任,勢必與曹操為敵,定當不會,不願在除了曹操之外,與我江東為敵,今我軍雖攻打長沙,但到此為止,兩家並沒有什麼齷齪,加之,劉備軍此際初臨荊州,兵士弱小,若與我軍交戰,實非他所願,如此一來,劉備或也有心與我軍言和。”
魯肅卻是說完了,於孫權的下手處靜待著孫權的抉擇。孫權微皺的眉頭自然表示他正在沉思,不過嘴角的糾結可以看得出他此時的掙扎與不甘。平心而論,魯肅的建議自然不是能夠讓孫權十分的滿意,畢竟孫權此番起兵,卻是有一份耀武揚威的心思在內,而接受魯肅的建議,不僅揚威不成,反倒顯現的他孫權是虎頭蛇尾之人,不僅沒有對他的威望有何好處,反倒是讓人覺得他不過如此。
沉寂了半晌的大帳內,孫權卻是開口了,只聽見他沉吟道:“子敬,你看當此際,派何人為使,可往劉備處一行啊?”
孫權的問話,自是接受了魯肅的建議,語氣中雖然不甘,然於魯肅而言,卻是讓他看到了孫權的當機立斷和英明。
“中司馬諸葛瑾當可行此事!”魯肅自是鄭重推薦道。
“既如此,就讓他前去巴邱城,先行打探打探劉備那邊的口風吧!”孫權吩咐道。
終得孫權同意,魯肅卻也歡喜,這畢竟是一條出路,讓這段時間了感到愁苦的魯肅,心境卻是好轉不少。如是事成,雖然或有損於孫權的威望,然於東吳的大局有利,在此亂世中,畢竟實力為上,只要大軍不損,實力不減,縱有一二雜音亂耳,誰又會當那些是個事兒呢!
第五十章 互表
雖然現在是在戰時,而且被張機漸漸安撫的傷寒還並沒有消逝在人們的記憶中,不過此時的巴邱城中,卻也有些歡喜的氣氛,寒冬漸去,自然春天也就不遠了。
就在這歡喜的氛圍中,時間悄無聲息的來到了建安十二年。巴邱城中人口不少,還駐有大軍,劉備卻也吩咐手下們儘量的讓軍士不得擾民,於過年時,讓大家儘可能的將這個年過好,還讓軍需官好好的犒賞了一番那些大難不死的患病者。而且就在過年後不久,從襄陽處卻也傳來了一個好訊息,道是甘夫人喜得貴子,請劉備賜名。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