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羲一家人,今天又要骨肉分離,不想劉備軍中的孫乾倒也安排在了今天離開。

鄧瀚看著那邊或是幾位對劉備心存好感的,或是代劉表送別孫乾的大人,依依惜別,孫乾自也表現的感激不盡的樣子,劉荊州最終還是接納了劉備的投靠,雖然還沒有給予具體的安排,對於此次使者之行達成的效果,想必孫乾也應感到滿意了。落難困苦,無以為繼,能得到一方諸侯的接納,何啻於久旱逢甘霖。

鄧羲見兒子不時的看著那邊的孫乾,便說道“那便是劉備的使者,孫乾,孫公佑。卻也是今日離開襄陽。”鄧瀚聞言微微點頭,算是知道了,卻也沒有多話。

待鄧羲又囑咐了鄧瀚一些事宜,便催促啟程,留下與鄧瀚自小相親的管家鄧德在襄陽城的鄧府中留守,還可以時時的照顧鄧瀚。

揮手作別,看著父母的身形漸漸的消失在遠方,鄧瀚也同老管家迴轉鄧府。空蕩蕩的府中,讓人倍感寂寞。

於是,翌日鄧瀚便又離開了襄陽,去到水鏡莊,不想不僅水鏡先生在家,就連一向最是無影蹤的徐庶也在莊中。師徒三人相見,自有一番別後情要敘談。

原來,徐庶前些日子卻是去了江東和汝南,那自然是要去實地考察一番。

“那師兄,心中可有定策!”鄧瀚倒是先行發問。

“什麼定策不定策,到了江東,那裡倒也是士民殷富,也能安居,可是在那裡現在只能聞得孫策餘威,至於孫權,卻是難得被眾人稱起。卻是無功而返,至於那劉備,我尚未前去汝南,便有行商言道,說是劉備又被那曹仁在汝南所敗,現在恐怕不知領著他那殘兵敗將躲在何處哀嘆命運多舛吧!”

“或許吧,那師兄言下之意是看不上劉備了。”鄧瀚卻是想要直達徐庶的本心。

“現下我也在困惑之中,那日聽師弟所言,我倒也頗有心得,然如今的事實,卻是讓我失望,一時間,難免彷徨無策,這不,便來先生這裡,求一言,一解我心中迷惑!”說罷,徐庶便看向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這半天自是一言不發,微笑著看著兩個弟子,現下聞得徐庶所言,開口道:“元直自昔年棄武從文,拜入我門下以來,自是刻苦學習,奮勇精進,到如今卻也算得上是學業大成!”

聽到這裡,徐庶連聲道:“不敢當先生如此之言!”

“呵呵,元直何必妄自菲薄!當然,和孔明以及士元二人相較,雖稍有不足,然非你智力不及之故,乃是你往日多習武,基礎不及他二人。但較旁人,稱爾為名士實不為過,不然你以為那劉荊州何故多次聘請與你,難道僅僅是因為你是我的徒弟不成?”

“雖是如此,聞先生之評語,學生心下自是忐忑不已。”

見徐庶一幅慚愧的臉色,鄧瀚卻是笑言道:“這卻不是師兄的本性,既然先生都評師兄為名士,那師兄自然就是名士,難道你還不信先生的眼光。”

“非是如此。只是我自孩提時,家母常叫我以忠孝禮義,自當為國以忠,奉長以孝,和人以禮,待友以義。如今當是大漢天下,我既已學有所成,自當報國。然縱觀天下,天子不得自己,曹操又是跋扈,而眾諸侯卻有皆如師弟所言,不堪輔佐,自是上不能報天子以忠,還愧對於師長教誨。自是彷徨失態,倒叫師弟笑話了!”

“師兄倒也不必著急於彷徨,想必師兄尚未得知,如今那劉備劉玄德卻是投托到我荊州了,時局或許有變,也未可知!”鄧瀚回來後,倒還沒有將這一時事告知二人,趁此時機,自是將其在襄陽得到的訊息悉數道來。

“縱是如此,我心中對那劉備也是猶疑不定!”徐庶答道。

“呵呵,元直,為師也不多講,只是你且思之,劉備困頓至此,猶有如孫乾等輩為之奔走,這卻為何。自是說明其果有不凡之處。且觀那劉備帳下,關張趙,俱為萬人敵,盛名在外,卻都願屈居其下,生死不棄,想必此必是天不厭之,而將下如此的人物。可惜至今,在劉備帳下無人能將這些英才,人盡其用,才使得劉備,屢敗而不衰絕啊!”水鏡先生說完,自是讓徐庶在那裡深思,鄧瀚自是微笑,面有得色。

俄頃,徐庶說道,“聞先生言,事實如此,故而,我願再去評彈考察一番,若真如先生所言,自是大善,我便當仁不讓,將這一身所學,賣與他,若是不然,哎!只能嗚呼久不遇陽春啊!”

“師兄倒也不必如此,俗話說,上趕得不是買賣。還需從長計議的好啊!”鄧瀚勸道,“況且,劉備雖已被州牧大人接納,尚不知要將被安置何處,師兄又要去哪裡去考察,嘻嘻!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