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8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揜,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雖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臺之群英,賦有凌雲之稱,辯有雕龍之聲,詎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

而今擱筆,不過是於君面前,黯然而退之一老匹夫,幾分情薄,卻是至極濃處,便轉淡

所言,不知所云但到今日,卻也不善祝丞相心償所願,各安其分吧”

對於荀彧所提交的謝恩的奏表,曹操覽畢這區區幾個字,卻是沒有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不過就在他讀完這些文字的時候,卻是已經有近侍拿來了有關於荀府之上的情狀。

畢竟對於自己地盤上的一些事情,曹操得到訊息的速度那當然還很是快捷的。更何況荀府這處,卻是近來他們所關注的重點。

想曹操以及荀彧這類人,不管他們的心性如何,不過他們卻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果決,但有決定,卻也會盡快的去執行的。

故而對於荀彧知之甚深的曹操,自得到了曹丕那邊報來的執行事宜,並從曹丕的手上接過了荀彧給他所留的算得上遺書的這份奏表的時候,他便已經知道,荀彧卻是要離他而去了。

雖然自從當年他將荀彧從他本該從事的官位上抬高,架空了他的權勢之後,便是因為他覺得荀彧在心中已經和他有了疏離,畢竟他對於荀彧時刻不忘尊奉漢室天子這一點,卻是有些不滿,想他們一路行來,荀彧本就是他曹操視之為他曹操的子房,儘管歷史上的留侯張良,卻也在初投劉邦的時候,對於故主的韓國,也是多有留戀,更是屢屢的借用劉邦的勢力,來幫著韓國達成復國之願,然而在看到了天下大勢所趨之後的張良,卻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收起了他那份原本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而一心的輔助了劉邦成就了大漢的基業。

而在曹操的心中,對於這位其才不下於留侯的當代賢士,未嘗沒有希望他能夠像留侯張良那樣一般,即便是他心懷對於大漢的感恩,可是在曹操的心目中,自是希望像荀彧這樣的智慧之人,應該能夠看到天下大勢的變化。

至於當初荀彧向他提出的那個奉天子以討不臣,雖然那個時候荀彧的這個提法和董昭,所獻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略,在那個時候執行的過程中,形成的結果也是一樣的,不過所謂的奉天子之事,在曹操看來,既然當初前秦的時候,都已經去除了所謂的分封諸侯這樣的事情,而今,在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帝制的中原大地上,不管是任何人,或是任何勢力,但有養成了足以爭霸天下的勢力之後,卻是定然不會有哪一個人不用手上的勢力去爭取那一個位置的,畢竟天子卻是要比做個諸侯長的權勢更為讓人期待。

故而在曹操看來,荀彧的想法,固然是很美好的,可是那樣的事情,終究是不符合現實的,也不能滿足了他曹操本人的心意。他曹操卻也不是聖人,既然漢室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去把持天下的權柄,那就應該很明智的早早的將那份權柄和象徵給讓給他人來做。

當年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今這漢家的天子,卻是更比當年的秦二世差上太多了,而他曹操卻不是那個趙高,更不是王莽,至於其他的天下諸侯卻是沒有一個是當年的劉邦和項羽,雖然人人皆都稱揚劉備深有高祖之風,當然江東孫權所佔據的地盤,倒也多是當年西楚霸王所處的地方,不過被他稱為獅兒,誠不可與之爭鋒的小霸王孫策遭了意外而亡故之後,至少江東卻是少了當年那種積極向外張揚的那種氣勢,對於這一點,卻是讓曹操對於孫權多少有些看不起。

對於如今的天下的情勢,曹操自認為他的行事才是更符合如今的大勢,算得上是順天應人之舉,而荀彧卻是太過理想,他所設想的那些事情終究不會實現的,畢竟以曹操看來,即便是劉備這個漢室宗親,若是能夠和他曹操易地而處的話,想來劉備的心思多少也和他曹操相差不了太多的。

不能為我所用者,不能助我成事之人,所謂非友即敵,這便是如今曹操的心思。在那些人還沒有影響到他的事情的時候,或許曹操還會偶爾念及一些舊日的交情,對於那些人的存在抱有一點點的期許,希望他們能夠終究有一天看清了天下的情勢,回頭是岸,與他一起去建立一個符合他曹操期許的前程,可是終有人讓他失望了,先有崔琰,現在又有了荀彧。

當然崔琰和荀彧卻是沒有可比性的,若不然崔琰為何會讓人直接提溜到了許都城中的監獄中,並最終幽死其間,而荀彧如今卻是有著在家中“病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