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策奠基之後,這一方勢力所依託的軍勢卻多是出自於江東的這些個當地的世家大族之人,當時的孫策對於這樣的情勢自然是明白於心的,作為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英雄人物,孫策自然不會希望在自己的地盤上受制於這些人,為了能夠將江東的大權全都一統,使得江東上下都只能用一個聲音說話——當然這個聲音自然便是他孫策,孫策自是對於這些世家大族動了心思,不過很不幸的是,他的想法固然是對他們孫氏在江東的統治有利,然而這個世界上總是沒有人會對於刀斧加身而無動於衷的,孫策剿滅了會稽太守許貢,還沒有來得及為這一次削藩之舉慶祝,便被許貢的門客死士給害了性命。這自然是小霸王的出師未捷。
在孫策之後的孫權,自然也是清楚江東的形勢,以及他大哥丟了性命的關鍵之所在。故而孫權自是吸取了孫策的經驗教訓,對於江東的世家大族的權勢,卻沒有形成與他們的對立,像江東的虞,魏,顧,朱,幾個大家族,他們不僅在江東佔據了不少的良田土地,而且在他們附屬的土地上依附於他們的農丁卻也是極多,當然原本陸遜所在的廬江陸氏卻也是江東的一大家族,不過這一世卻是讓鄧瀚將之早早的拉到了荊州,而且陸氏一門卻也在那個時候就遷到了江陵,為荊州的發展獻策獻力。
江東的這幾個大家族,自是代表了江東大大小小的諸多世家的利益,以他們為首統合起來的實力,卻是不下於孫氏在江東的威勢的。
故而對於這些人物,孫權自是將孫策原本的削藩主張,改弦更張,將單憑武力予以絞殺而化作了如今的懷柔拉攏,卻是要讓這些人和孫氏一同享有江東的治權。
當然為了這份權力,江東的這些個世家自然也是付出了他們族中的人才加入到了江東孫權的這個政權之中,像虞家便有虞翻,魏家便是魏騰,顧氏一門則有顧雍,朱然自然便是朱家在孫氏江東的代表了。
對於這些人物,孫權自然也是對他們量才而用,而且像每次出兵,對外征戰的時候,每有所或,孫權也是對於這些人,以及他們身後的世家大族,也是多有獎賞的,就像當年奇襲了淮南的戰事,所獲得的利益卻也讓這些世家大族們有了些癮頭。
待這些世家們有了對外的癮頭之後,自然他們是希望能夠有著更多的利益,總是沒有人會嫌棄錢多的。
不過可惜的是隨後的屢次征戰,總是江東不勝為多,這樣的戰事中,消耗的孫權的直屬的那些實力,卻是沒有太多,就像當年的長江之上的水戰,以及在交州的戰事,孫權卻是透過這種看上去不勝的戰事,漸漸的加強了他孫權在江東的威信,畢竟沒有戰勝荊州獲得戰後的升息,倒是因為屢屢的投入而減少了這些世家的實力,與此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孫權卻是透過讓魯肅在東海邊上曬鹽斂財,將江東領地之內的那些山越人消滅之後,卻是讓周瑜在這些地盤上另置州郡,藉以開發,還有淮南和夷州兩塊地盤的併入,這些可都是掌握在如魯肅,周瑜,程普,徐盛,這些並不是出身江東的那些世家大族人的手上的。
當然對於這些世家大族,孫權卻也不是一味的打壓與削弱,卻也透過恩遇籠絡之,就像當年從交州無奈的撤兵,明面上的原因自是因為荊州方面將遠赴漢中執行任務的周泰和朱然給逮捕了緣故。
不管是透過何種手段,如今的江東,那些原本還能夠和孫氏的江東政權偶有爭鋒的本地的世家大族,卻是漸漸的對於孫權的威勢難以抗衡。現在的江東將領方面,當然還是以周瑜為先,文臣方面自然還是張昭,但是這兩個人都是對於孫權忠心耿耿之人,不再有那些江東氏族本地保守實力的掣肘,孫權自是能夠更加自如的遊走在如今的曹操和荊州兩大勢力之間。
當然更多的時候,荊州劉備卻是勢大難敵,孫權也只能像曹操方面示好,不過即便如此,孫權卻也不會對於荊州方面就做出一副冤仇難消的姿態,若非如此,在鄧瀚和史阿劍道對決的時候,孫權卻也不會派出步騭為首的使團,儘管這件事情中有著吳國太的因果,不過作為一個英明的君主,他的行事中包含的目的自然不會是那麼簡單的。
況且如今的江東雖然總是挑戰荊州的顏面,當然到眼下,似乎也只是在交州那裡獲得了南海一郡為立足之點,還將當年謀得的江夏之地,也被荊州的劉備給拿了回去,不過在每次停戰之後,江東方面卻都能很快的和荊州達成一種和平。
與孫權而言,不管是遠交近攻,還是遠攻近交,都不是對於江東最好的謀略,對於江東最好的策略,當然還是要以實際能夠得到的利益為準的。
至於江夏一郡,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