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知道了身後追來的騎兵卻是騎乘著他們當日的馬匹而來,夏侯惇將軍也不知道該如何的鬱悶了。
頻臨生死不可知的境地,此時的夏侯惇卻是下令,迅速的回身迎敵。前軍轉後陣,後軍變前軍,強行在敵人的騎兵為發動攻勢之前,打亂敵人的節奏,也好掙得一線生機。
夏侯惇這個命令自是下的及時,若是他的麾下的將士都是志氣昂揚之時,若是他們的周遭沒有埋伏著像趙雲統領的白馬義從那般的天下精騎,當然若是夏侯惇還是處在當初初起兵時迎戰呂布那般的血勇之時。還有若是他麾下的步卒都是一片哀兵的時候,他或許還能將身後的魏延在其志得意滿的時候,狠狠的教這個弄險無邊的荊州將領。
可是這一切都只是假設。
夏侯惇的大軍在魏延以及趙雲的夾擊之下,卻是未戰心已怯,不等兩軍對戰,便是炸聲一片,於此陣。夏侯惇卻是僅帶著那幾個貼身的護衛,狼狽的逃竄。
亂軍中,趙雲卻是斬了敵將鍾諸,而鄧瀚卻也幸運的找到了在這其中。被軍士們不辨敵我,拉下馬的滿寵。在上次未曾碰面的襄陽之事後,這一次兩人卻是終於相遇了。
“還請你們給我一個痛快,承相與我有知遇之恩,寵雖愚鈍,卻也知道士為知己者死的道理!”雖然受了傷,可是當鄧瀚帶著滿寵見到諸葛亮之後,兩人卻是聽得滿寵這般說。
第一百一十五章 山雨欲來(六)得失意
。覺的放下了卜位者的架午“將自只和江東的地位平等的洞圳2後。曹操卻是感到了一陣的輕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往的自己確實在智明之間,做了更多的假勢,雖然己方的勢力已經算得上天下第一,可是這天下畢竟還是有些他們不能及得上地方,不說別的,就像眼下江東的水師便是他治下還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地方。
兩方勢力,不管其先前的實力如何,若是想要達成一份盟約,當然想要得到絕對平等的盟約自是不太可能的,不過既然雙方都有為盟友的那個意思,自是都認識到了彼此的優勢和可以憑藉的地方。
江東或者此時已經可以稱其為東吳了,畢竟天子已經賜封孫權為吳侯了,雖然大家早對江東的割據予以預設,可是如今孫氏稱雄江東已經是得了天子大義承認的事實。
能夠正視對手,不因為己方實力的強大就脾睨一切,這才是一個,英明的領袖需要做的事情。雖然做到了這些的曹操眼下,或許還有些失意,不過在他身邊的謀士們,如郭嘉,荀攸,以及賈詡卻都是心下大定,因為這種狀態的曹操,才是他們心目中那個能夠縱橫揮闔,百折不撓的明主。
即便是他或許已經不如當初陳留起兵時。一心矢志的為了中興大漢而努力,可是單論其個人,如今卻是英明盡復。
曹軍和東吳軍如今不過隔江相望,有舟撈為介,雖然大江江面寬闊,卻也方便往來,畢竟兩軍卻是擱置了以往的爭議,所求者卻是為了他們眼下共同的敵手。
在兩方之前的交往中,自是東吳方面佔了較多的便宜,故而在曹操下寨於石陽,又表奏了孫權為吳侯之後。東吳卻也是投桃報李,先給曹操送來了兩萬擔糧草。雖然相比於二十二萬大軍的消耗,自是有些不足,可是,這好歹也是雙方誠意的體現,而此時隨著這兩萬擔糧草而來的東吳的贊軍校尉魯肅卻是正挺立在曹操以及他的謀士們面前,侃侃而談。
“請承相大人鈞鑒,此次在下前來一是為了代我主吳侯謝懸相之前的美意,肯定了孫氏三代以來為朝廷前赴後繼矢志不渝的忠心不讓忠臣之志頹去,有如此明鑑萬里的曹承相,在有如我主一般的忠臣輔佐之下,我大漢朝廷想來能夠很快的中興”。
“二來,我主吳侯得知,承相此次南下卻是為了朝廷,奉天子之詔以討不臣,不料有宵小之輩從中作梗。焚燒了承相大軍所需的軍糧,實在是讓我等為晝相擔憂,不過江東雖是地小人稀,卻也從各地徵調了兩萬擔糧草給承相您送來了,雖然不能足食供應大軍所需,也當是我主的一片心意!”
“你家吳侯卻也太客氣了,不過孤也承你們的情,雖然此次大軍南征。多有些不順之處,卻也是仰仗如吳侯這等的心存朝廷的忠義之士的支援,才使得大軍到此!”
“眼下你我兩軍一體,卻是要好好的為朝廷效力,為天子分憂!”卻是曹操善言道。
“有承相大人出首,我家吳侯敢不馬首是瞻!自當以承相之命而行!”
“卻是客氣了!孤此次南下一路上。卻也多有慮及此次征戰之時,然到了此地,倒是多有民謠曰,臨江水戰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