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夏侯惇本就略微有些窒礙的左邊,一時間,荊州軍過處,卻猶如刀入豆腐般將夏侯惇這邊的騎兵大隊給切開來,並且趕在曹純所領的虎豹騎大隊還沒有和夏侯惇所部結合起來之前,便越過曹軍這外圍的攔截,即將和包圍著荊州步卒的曹軍接陣。轉瞬之間穿透了夏侯惇的軍陣,自是讓那些包圍著荊州步卒的曹軍騎兵有些膽怯,畢竟領軍之人卻是他們此時戰場上最為害怕的關羽。
加上此時處於包圍之中的荊州士卒本就是一直在不斷地抵抗著他們的進攻,雖然他們已經將荊州軍所組成的防禦陣勢多次擊潰,然而這些荊州兵卻總會在轉眼之間,和附近的袍澤們再次結陣相對,即便是他們腳下的步伐已經因為沾染了太多的血水而變得溼滑,即便是他們身上太多的傷痕正在流著血,使他們身上的力氣減弱,然而那些還能站著的荊州兵們,卻都沒有放棄他們求生的渴望,雖然呼喊的廝殺聲,或許是因為多時的奮戰變得有些嘶啞低沉,然而那其中的力量卻是沒有多少的損失。
“兒郎們,隨我破陣殺敵!和我們的弟兄一起奮戰到底!”關羽卻是透過那重重地包圍圈聽到了位於內部的荊州軍的廝殺聲,一聲呼喝,卻也是聲震四野!
身後飄揚的關字大旗,卻是讓位於包圍圈中的荊州士卒們得以看見,同時關羽的那一聲大喝卻也像是雷聲震震,激得戰場上的荊州軍將士們更添了戰鬥的勇氣。
兵貴神速,更何況此時的荊州軍卻還是處在包圍圈之中,身後的夏侯惇在和曹純合兵一處之後,卻是已經重整了被關羽一個猛衝給衝散了曹軍騎兵,而那些原本都在包圍著荊州步卒的曹軍卻也開始在曹操中軍帳的指揮之下轉換了包圍的目標,畢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而對於此時在戰場上的情況來說,即便是殺傷再多的荊州兵士,遠不如將關羽給留下來更為重要。
關羽所領的騎兵在他的一聲大喝之後,卻是不曾絲毫減弱自己的馬速,而位於包圍圈中的荊州士卒在得知了竟然是關羽親自領兵來相救他們這些普通的兵士,自是無不感到激動萬分。
和著之前那一股死不放棄的渴望,迎著關羽大軍所在258144165270的方向,這些經歷了許久的廝殺依然活下來的荊州將士,卻是緩緩的移動著他們的腳步,裡外夾攻之下,位於他們之間的曹軍卻是不得不讓開了。
儘管此時那些經歷了苦戰之後的荊州士卒,許多人都是傷痕累累,不過在看到關羽為首的荊州騎兵出現的時候,卻也沒有因為高興而喪失了警惕,畢竟周圍的曹軍依然在包圍著他們。
看著這些僅僅只是片刻的高興之後,便按照以往的苦練而結陣的這些士卒,關羽卻是心中一陣欣慰,畢竟這些百戰之後的兵士卻是荊州的財富,這些兵士才是今後能夠征戰的真正的戰力所在。
荊州步卒卻是在關平和周倉的指揮下,很快的重整了旗鼓,而此時的周倉卻是暫代了這些步卒的統領,畢竟相對於騎戰,這位關西大漢卻是更喜歡步戰。
關羽卻是打量著周遭的情況,此時不僅僅是先前交錯而過的夏侯惇和曹純已經回過頭來,將他們迴歸的道路截斷,而曹軍方向卻也是旌旗招展,一面面將旗卻是隨著一隊隊的騎兵紛紛而來。
此時的關羽卻是不能再像初次接陣那天一般單人獨騎而大展威風,畢竟跟著他來的五千騎兵,以及這存貨下來的一萬多的荊州步卒,便是將他的步履牽絆之所在,即便是他能仗著赤兔馬,可以輕易地離開這樣的包圍圈,可是以關羽的秉性卻不是那般自私之人。
站立於北原城頭上的徐庶,此時自是能夠看到戰場上的情況,不過此時他所能做的卻是不多,畢竟荊州兵以步兵為重,這個時候再派些步卒上去,最大的可能便是揚湯止沸,於事無補。想此時關羽他們的所在和北原城下卻是有近五里的距離。當然這樣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不過片刻即到,可是此時何關羽他們一起的還有不下於萬人的荊州步卒,這才是關鍵所在。
五里之遙,說遠不遠,說近卻也不近,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不顧這些步卒而去,一是先前的廝殺卻是全然無功,二是那士氣軍心上的打擊實在不可低估。
當然即便不能做什麼,徐庶卻也不能安然在此旁觀,卻是吩咐荊州的弓弩兵沿著那陷坑的邊緣處,列陣而出,只能希望關羽能夠將大軍安然領回。當然對於這一點,徐庶卻是很有些信心,而且他卻也知道此時位於包圍之中的關羽對於周遭的那些曹軍仍是怡然不懼的,只要遠遠地看到此時那高高舉起的青龍刀上依舊泛著森然的寒光,便讓徐庶感到了關羽的那份自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