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部分,大上海1909,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非常迅速的。
11月19日,第六軍團率先發起攻擊,一百六十架華軍戰機輪番出動對長達數十公里的奧軍陣地進行了長達數個小時的大規模轟炸,儘管奧軍的防空工事修築得相當不錯,但是如此強度的轟炸之下,奧軍依然損失慘重。
上午十點整,華軍進攻陣地後方炮火準備開始,鋪天蓋地的炮彈對奧軍再次進行炮擊,本身就被之前數個小時的機群轟炸得損失慘重的奧軍造次被炮火蹂躪,損失程度加大,半個小時過後,炮火彈幕徐徐向前推進,華軍士兵端著步槍在彈幕的掩護下越出戰壕向奧軍陣地發起攻擊。
很明顯,擁有空中優勢和炮火優勢的華軍在一開始就佔據了上風,在數個小時的轟炸和長達半個小時的炮擊之後,奧軍陣地上已經是滿目蒼夷,屍橫遍野,強大的炮火優勢和空中優勢絕對不是人數的差距可以彌補的,更何況奧軍在兵力還處於絕對劣勢。
在華軍第一波的攻擊下,奧軍就崩潰了,已經跟華軍打過多場戰役的奧軍已經對華軍有了很深的瞭解,想要扛住華軍的第一波攻擊,必然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防禦工事已經成了一片廢墟,起不到多少作用了,炮火剛剛向後方移動,華軍的步兵就一邊設計,一邊快速衝了過來。
華軍的進攻力度絕對不是歐洲國家的軍隊可比的,此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軍隊在進攻時很少一邊衝鋒一邊開槍射擊,因為在高速衝鋒時的射擊根本談不上精準度,但是華軍打破了這個常識,華軍士兵一邊衝鋒一邊射擊,而且精準度相當之高,這種射擊命中率讓奧軍膽寒不已。
進攻兩天,華軍推進十公里,奧軍儘管竭力抵擋,但無法阻止華軍前進,在付出了極為慘重的損失之後,奧軍不得不向西撤退,華軍當即大舉追擊。
向日利納的路途並不十分好走,交通並不十分通暢,而且沿途兩側多是崇山峻嶺,二十多萬奧軍擁擠在並不寬敞的道路上,讓行軍速度極為緩慢,而華軍用大量的卡車和摩托車,在這種機械化部隊的追擊下,撤退的奧軍很快就被追上,奧軍頓時大亂,二十多萬奧軍在短短數個小時之內潰散殆盡,華軍只放了幾槍便開始抓俘虜,成群結隊的奧軍在華軍的槍口下丟棄武器裝備舉起了雙手。
第六軍團留下部分兵力抓俘虜,另外一部分兵力繼續向西快速運動,並且以極快的速度突入到傑克地區布林諾,留下一部向北推進,剩下一部分從布林諾沿著西南快速方向,奧匈帝國西北方向地區接近德國,本身就沒有多少兵力,當第六軍團打進來之後便勢如破竹。
此時,第五軍團已經攻破尼特拉,兩個師的兵力正向布拉迪斯拉發進軍,這座城市距離維也納並不遠,它是維也納的東面門戶,如果它被華軍佔領,華軍便可以渡過多瑙河直逼維也納,奧國都城就會被華軍兵臨城下。
在這種局面下,德軍最高統帥部也是大驚失色,參謀總長魯登道夫為了保住奧國,下令從德國本土抽調二十萬大軍南下準備幫助奧軍對抗華軍,卻想不到剛剛進入捷克地區就被華軍第六軍團攔下。
從德國到維也納,最快的辦法就是從西北方向進入布拉格,然後從布拉格到布林諾,德軍乘坐的火車不得不停下,華軍截斷了從布林諾南下的鐵路,兵力利用事先修築的大量工事將德軍死死擋在布林諾西北方向寸步不能前進。(未完待續。)
第734章 奧匈求和(1)
布拉迪斯拉發是戰略要地,北方是崇山峻嶺延綿數百里,南面是多瑙河,拿下布拉迪斯拉發,不需要強渡多瑙河就可以直接沿著多瑙河北岸向維亞納進軍。
當華軍兵臨布拉迪斯拉發城下時,整個維亞納都已經是人心惶惶,因為布拉迪斯拉發距離維也納實在太近了,以華軍機械化行軍速度,如果拿下布拉迪斯拉發,只要一天,華軍前鋒部隊一天就可以推進到維也納。
向塞爾維亞宣戰的那位奧匈帝國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在兩年前去世了,這位老皇帝在位68年,在位時間之長實屬罕見。正是在他執政期間,維也納變成了世界一流名城。他下令拆掉城牆,建起豪華氣派的環城大道,並請來歐洲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建起輝煌的建築。更幸運的是,他身邊有一位聰慧美麗的皇后伊麗莎白,全力輔佐他穩定帝國的局勢,老百姓都親切地稱她為“希茜”,電影《希茜公主》就是講的她,而電影中那位俊多情的年輕皇帝就是弗朗茨?約瑟夫。
晚年的弗朗茨?約瑟夫老皇帝屢遭不幸,他唯一的兒子、皇儲魯道夫和情人私奔後雙雙自殺;承受喪子之痛的皇后伊麗莎白也從此過著顛沛流離的旅行生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