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部分,大順威武,巴喬的中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並且短時間內破格提拔,但至少也是表明了上面的一個態度,他是一個很讓將軍們看好的年輕人,只要這次的差事別辦砸了,將來前途無量。
他是劉國軒的部下,但平時並沒有什麼作戰機會,因為最早他是跟施琅的,而施琅將軍在被國姓爺幹掉一家老小之後,便逃到對岸去投奔大順了,現在據說人也在福建,還做了水師的副提督,一門心思的想要報仇。
這一次派人上岸偷襲騷擾,大元島方面是做了很多次爭論的,主要也是分為兩個派別,一派以陳永華為首,主張固守本島,另外一派則是馮錫範為首的騷擾派,覺得不能這麼坐以待斃,要時不時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讓大順境內心懷前明的仁人志士看到他們的動作,以掀起一輪又一輪反擊大順的狂潮。
馮錫範的主意基本沒用,這一點連何佑這麼個小軍官都很清楚,如今中原又不是韃子坐朝廷,反倒是大順經常出關和韃子作戰,戰績也很不錯,加上這些年收成挺好,百姓日子也過得去,民心早已經歸附,指望著那一小撮心懷前明的來對付大順,這根本就不現實,據說那些人現在的江湖地位連西王義士都不如,算是最邊緣的那種。
只不過雖然知道沒用,但對於上岸偷襲這種事情,何佑還是很贊成的,原因非常簡單,他需要立功來升官,否則熬資歷的話天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尤其對他這麼一個前施琅部下來說,這樣的機會就更加難得了。
何佑一身黑衣短靠,手中拎著把單刀,背上還有一個藤牌,他雖然說不是當年之國姓爺攻打荷蘭人時候的藤牌兵出身,卻是拜了個藤牌兵的師父學過幾年,對這東西使用起來也很熟捻,大順的火器犀利,這一點他們都是久聞了的,真要是被對方發現了,一通鉛彈雨點般打過來,身上多個藤牌,逃命的機率總歸能夠大一些。
不光他一個人,來到這邊的所有士卒,身上全部都帶了盾牌,大元島上的鄭家軍都是海賊出身,見多了紅毛人的長槍快炮,雖然自己玩不起這麼大的,但對這些東西的威力卻很瞭解,如今大順在這方面後來居上,據說已經有幾十萬兵全都裝備了火銃和火炮,這些年上岸偷襲的成本越來越高,損失也越來越大,來這邊撈功勞自然好,但若是死在這裡了,未免也有些不值得。
一行兩千人上岸,之後迅速分為三個部分,齊頭並進的朝著內陸前行,最初倒是十分順利,因為那些傳說中因為大軍入駐,導致全面升級的崗哨,現在看起來並不如何了得,比起頭兩年他們上來的時候,也就是多了幾個人而已,但精神狀態並沒有強上幾分,倒也不是說有多鬆散,但最多也就是恪盡職守,還沒到風聲鶴唳的狀態。
想要從這裡過去,就必須要解決那些遊動哨,這一點何佑算是老行家了,上岸之前便已經選擇了了一些精兵強將,專門負責清除那些流動哨,只要將這些人清除掉了,跟著便是長驅直入,跑到順軍營地內大砍大殺一通,再放上一把火,喊上幾嗓子皇明永存,就可以坐船離開了,回到大元島上之後,絕對是該升官升官,該發財發財。
可這一次的事情卻似乎有些不太順利,派出去的高手們去了快一刻鐘,卻依然沒有什麼訊息傳回來,而那些遠處的流動哨也依然在有條不紊的走著,何佑心中覺得有些沒底,卻又實在說不好什麼地方不對勁,正要再派上幾個精幹之士過去看看狀況,卻突然聽到一聲悶響,跟著便有一道赤紅色的火焰劃過夜空。
久在軍伍之中,他自然明白這東西的含義,這就是傳說中的號炮,號炮一旦被點燃炸向,就意味著會有重大的行動,他們上岸是來偷襲的,自然不能使用這麼張揚的玩意,那麼這東西是誰的就可想而知了,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同樣也就不難想象了。
何佑能夠做出的唯一反應,就是怪叫一聲,跟著立刻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只可惜為時已晚,不知道多少大順軍士突然從四面八方圍攏上來,用火銃朝著他們進行齊射,無數的鄭家軍士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如雨點般鋪天蓋地的鉛丸擊中,要麼乾脆一死了賬,要麼則倒在地上不斷抽搐,捂著自己的傷口大聲慘呼,不過是片刻的工夫,便已經死傷超過五百。
順軍的包圍圈是三股,由周鯉與另外兩位千戶分別統領,留下東邊給對方逃走,畢竟困獸猶鬥,真把對方逼急了,說不定會不顧死傷進城,若是殺傷了百姓的話,他們可就沒法向上面交差了,而且周鯉手中還有一支騎兵隊,專門等對方撤退時進行衝鋒追殺,挑選時候費了好大勁頭,若是就這麼不用的話,豈不是白白浪費精力了。
火銃越來越密集了,最初還擔心對方也有少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