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部分,大順威武,巴喬的中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親。
至於小五和其他那幾個,則還都處在沒心沒肺的年紀,這一趟能夠跟著出來遊山玩水,吃吃鄉間野味,就足以讓幾個小子興奮異常了,眾人有說有笑的縱馬馳騁,半天多工夫便到了奔牛鎮。
來到鎮子上後,周鯉本來打算去住牛德祿的治所裡,卻被劉高親自請到了家中,還叫上次沒能見到面的兩個兒子過來拜見,尋死覓活的非要周鯉住在他家,周縣令雖說怕他再次鍥而不捨的推銷閨女,但眼下有求於人,自然也不好拒絕,只得半推半就的住了下來,好在這次劉高也知道是要做正事的,因此倒是沒忙著推薦自家女兒,而是給周鯉普及了一下丹陽縣令劉增的個人小知識。
這位劉增劉縣令與周鯉這雜科出身,憑藉軍功封官的野路子不同,人家那可是正經兩榜進士出身,做得一手好文章,詩詞歌賦也都不錯,據說當年在金殿上還得過皇帝的褒獎。說起這事的時候,劉增臉上全是豔羨之意,他雖說已經對倆兒子在文事上頭不抱希望,但作為一名江南富家翁,本能的對這些文采奕奕的大能們有著好感,也更加覺得親近,甚至語氣都變得和之前訴說個人履歷的時候不大一樣,變得有些亢奮。
只是說到一半的時候,他忽然醒悟過來,眼前這位縣太爺可是武夫出身,自己在他面前這般誇獎另外一位縣令文采斐然,這不是當著和尚罵禿子嘛。
好在周鯉臉色如常,心態也很平靜,被皇帝褒獎之類的,對他來講根本沒什麼可羨慕的,他可是見過龍顏的,還跟今上李過坐在一起聊了好一陣子,新科進士們大集會時候的褒獎,他才不會放在心上,這會兒單獨拎出兩個人的名字來問李過,皇帝陛下保證知道他周鯉是哪根蔥,至於那位詩詞歌賦樣樣俱佳的劉大人,怕是日理萬機的陛下就未必會記得了。
見劉高的臉色有些惶恐,他倒是也知道對方心中所想,很是善解人意道:“老員外繼續講,本官聽著呢。”
“多謝大人!”劉高沒頭沒腦的來了這麼一句,心中卻著實叫聲僥倖,不著痕跡的吐了口濁氣,這才繼續講起這位據說也是有些名望的丹陽縣令。
第二百三十一章 縣令之間的鬥爭(上)
第二百三十一章 縣令之間的鬥爭(上)
丹陽縣令劉增,在十年之前曾經是江南之地有名的才子,就像劉高之前所說的那樣,不但策論做得好,而且詩詞歌賦俱佳,書畫之道也十分精湛,雖然不能算是最頂級,可也是有些名聲的。
不但如此,這劉增的宦途比起一些名聲廣播,但一直屢試不第的才子來,還顯得格外幸運,在二十四歲上頭就中了進士,而且還是本朝第一次開科舉的進士,資歷非常硬實,加上這人很會做官,因此在縣丞任上只做了兩年,就被上面提拔做了縣令,至今已是兩年有餘,如今二十九歲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是上面很看好的一位後起之秀。
這兩年多的工夫,丹陽縣在他治下,雖不能說有多大變化,但至少百姓豐衣足食,周遭也沒什麼賊寇擾亂治安,士紳們也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賺了不少錢,總之是從上到下都很滿意,比起周鯉目前的處境不知好多少倍,倒是有些像當年林長盛在宛平時候的境遇,屬於那種只要在任期之內別出什麼大事,到時候一準兒能升官的。
“這麼說來,這位劉大人應該很好打交道了?”周鯉聽得心中羨慕,自己治下的武進縣,將來若是也能做到如此這般地步,他這一任縣太爺也算是沒白做了。不過聽劉高如此說來的話,這劉增倒應是個知情識趣之人,對百姓福祉之類也有所關照,應該不會在修建水渠上面有什麼阻礙,只不過這涉及到水道歸屬權的問題,怕是就不那麼好解決了。
果不其然,劉高話鋒一轉,又道:“這劉大人雖然性情溫和,但卻有一樁執拗,凡是累計名聲的事情,那是決計不會去做的,這便是麻煩所在。”
“武進縣修水渠,他丹陽縣令的名聲怎會受損?”周鯉皺皺眉道:“此中情由本縣實在想不通透,還望劉員外明言。”
“大人明鑑,修水渠確實不礙他事,只是這水道卻是兩縣共有,若是被人知道他和大人您去談判,最終談出的結果卻是咱武進縣受益,他丹陽縣受損,這個罪名他絕對不會承擔的。”
周鯉腦子一轉,立刻明白了其中關竅,這古人對於土地的執著感情,是他這種現代人完全難以想象的,就連他家那位還算開通的老爺子,在他做官之後也尋思著要在鄉下買上兩百畝好田,留著傳給子孫後代。來到這邊好久之後,他才慢慢適應了此事,這尋常人尚且如此,一個縣令自然更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