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我的明末生涯,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徵已經這麼說了,作為部下,再加上大家對衛徵的信任,所有人都不在說話,靜靜等待衛徵接下來的命令。
沒有讓大家等太久,衛徵就一臉自信的再次開口說道。
“不管接下來怎麼辦,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怎麼挫敵鋒芒,吃掉韃子的先頭部隊。”
“我決定,消滅韃子先頭部隊的任務交給長弓排和原長槍排去完成。至於剩下的兄弟,由你們兩個進行統帥,繼續在山寨進行訓練,爭取早日練成殺敵本領。”
王峰雖然很想一同前往,但是,看到衛徵嚴肅的目光後,還是明智的選擇贊同。
對著衛徵大聲保證道:“請將軍放心,我一定帶領剩下兄弟好好訓練,等待將軍凱旋。”
崎嶇的山路上,一條被土匪踩出來的小路,蜿蜒著伸向密林深處。
就在這時,一聲戰馬嘶鳴聲忽然在小路盡頭響起,隨後,一聲韃子的咒罵聲就迅速傳開。
因為道路崎嶇,走在最前面的戰馬因為沒有踩穩,直接一個馬前失蹄,將騎在馬背上的騎手,也就是一個身穿皮甲的滿州韃子掀翻在地。
看到前面的山路越來越崎嶇,騎在戰馬上不僅危險,而且行軍速度也會變得越來越慢。身穿兩層鐵甲的韃子擺牙喇果斷命令道。
“勇士們,這裡的山路不適合騎馬。現在我命令,全體都有,下馬徒步進行行軍……”
韃子前鋒速度變快了,但是,韃子主力部隊為了節省體力,仍然騎在戰馬上,以越來越慢的行軍速度向山寨前進。
無形之中,兩支部隊的間距就變得越來越大,韃子主力部隊留給衛徵吃掉他們前鋒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多。
就在二十多個韃子正前方的一處密林中,衛徵親自帶領的十五個弓箭手正一動不動躺在灌木從中,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隨著韃子距離自己越來越近,位於大家正中間的衛徵首先抽出一根羽箭,穩穩瞄向山路上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韃子。
身邊十多個弓箭手雖然還沒有進行系統訓練,但是,能被衛徵選入長弓排,最起碼的拉弓射箭還是都會的,只是沒有什麼準頭而已。
不過,眼前這場即將爆發的戰鬥,衛徵想要的就是大家沒有準頭。
因為,只有這些人射出的箭矢沒有準頭,韃子先頭部隊才會輕敵,才會不顧一切的追擊自己,才會在自己牽引下,狠狠撞上衛徵給他們精心準備的長槍陣。
看到身邊第一次參加戰鬥的長弓手全部做好射箭準備,一臉滿意的衛徵迅速將目光轉移到山路上,正迅速向伏擊圈靠近的韃子身上。
五十米,衛徵沒有任何動靜……
三十米,衛徵仍然沒有任何動靜……
二十米,隱蔽在草叢中的大家甚至可以清楚看到韃子猙獰面孔時,衛徵仍然沒有動靜。
也許有人要說,以韃子的箭術,二十米距離絕對可以做到指哪射哪。隱蔽在山路邊的衛徵就不擔心自己辛苦組建的長弓排,在這裡被韃子弓箭手射殺的一乾二淨。
其實不然,眼前這座樹林茂密的大山中,一支羽箭往往射出不到十米,就會因為各種阻礙而失去威力。所以,韃子弓箭手的箭術再好,也威脅不到隱藏在密林中的部下。
有人又要問,既然韃子弓箭手都威脅不到衛徵麾下的長弓手。那衛徵麾下的長弓手不是同樣威脅不到山路上的韃子。
如果誰出現這樣想法,那就證明這個人又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韃子所在的崎嶇小路,因為長時間人為破壞,周圍樹林的茂密程度遠遠比不上密林深處,甚至可以用‘稀疏’二字來形容。
從密林中往外射箭,箭矢可以輕易飛出二十米才會遇到障礙。而從外往密林中射箭了,箭矢往往飛出十多米就會被各種障礙物慢慢卸去威力。
除非韃子中間有力量強大的神箭手,射出的箭矢威力非常強大,可以輕易穿透各種障礙物而威力不減。當然,這對一支僅有二十多人的韃子部隊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
十五米,當週圍部下緊握長弓的雙手已經開始微微顫抖,額頭也在刺骨寒風中開始流淌出一顆顆豆大汗珠的時候,衛徵終於動了。
箭矢帶著輕微破空呼嘯聲,閃電般飛向一個韃子披甲兵時。衛徵對著身邊部下大聲吼道:“長弓排所有人,馬上發射,準備向後撤退。”
“嗖嗖嗖……”
十幾支箭矢先後從密林中飛出後,反應迅速的衛徵已經給手中長弓搭上第二支箭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