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蒙山軍,溜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申時時分,慈禧一行逃進了頤和園的大門。回顧身後,出發時長長的車隊已經縮短了一大半。
頤和園是慈禧的另一個“家”,也是她最喜愛的“家”。她對這裡的感情,絕對超過了皇宮。
值班的官員和太監趕緊將太后與皇帝抬進了樂壽堂。茶點馬上上來了,又飢又渴的慈禧顧不上形象,狼吞虎嚥起來。剛吃了個半飽,不幸的訊息又來了:洋兵的馬隊已經到了海淀。
慈禧扔下手裡的半塊點心,喊了聲走,拔腿就往外走。
車隊出了頤和園,倉皇北去。
確實有洋兵朝頤和園奔來了,他們是衝著頤和園珍寶來的俄國騎兵,並不知道滿清皇室的主要成員就在頤和園。
慈禧乘坐的騾車是地道的國貨:車輪是木製的,人乘坐的位置在車軸的正上方,乘坐時必須像舉行某種儀式一樣盤著腿,車子沒有減震裝置。如果硬要找,只能是乘坐者豐滿的屁股了。本來英國公使是送過皇室一輛西式馬車的,那種四輪馬車不但有寬敞的車廂,柔軟的座位,明亮的玻璃窗戶,而且在車輪上箍有橡膠圈,還有用彈簧設計的減震裝置。這輛馬車不中慈禧的意。不是因為它的舒適度不行,而是因為馬車伕的位置,竟然在乘坐者的前方且高高在上,這如何能體現乘坐者的威嚴?現在,顛簸和酷熱讓慈禧想起了那輛馬車,她簡直要難受死了。那天的黃昏,身體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壓力,讓這位高貴的女人想到了死!
當晚,也不知是什麼時辰了,慈禧一行到了一個叫貫市的小鎮,這裡距京城大約70裡。車隊實在是走不動了,於是這支逃難的隊伍就歇息在這裡。李蓮英取了碎銀子去找老百姓購買食物。只要是吃的,生熟不論。最精美的就是窩頭和麥粥了,腰痠背困腿抽筋的慈禧顧不上乾淨與否,更不管味道了,與光緒喝了麥粥,吃了窩頭,在一間破廟了歇息了。連張床都沒有,在一張大木板上背靠背坐了一夜。而那些跟隨她到此的王公、格格、大臣們連窩頭也沒吃飽。兵丁車伕們就更差了,怨聲載道,負責護衛的蒙古王爺那彥圖不敢呵斥兵丁——他統計了一下,跟過來的部隊已經不足二百人了,很多人連武器都跑丟了。更為重要的是,軍機大臣剛毅丟了,沒有跟上來。
跟隨慈禧出逃的人不少。除掉趙舒翹,還有軍機大臣王文韶,這位年逾八旬的老臣實在往頤和園的路上“截住”車隊的,不止王文韶一人。還有禮親王、端郡王、肅親王以及載瀾等一眾王公。丟了剛毅,剛才真沒發覺。
喀爾喀親王那彥圖對與京營武力是徹底失望了:瞧瞧那些兵丁吧,一個個蔫頭巴腦,衣冠不整,哈欠連天,就跟大煙鬼缺了料子一般。依靠他們護衛皇室?萬一遇到洋兵或亂兵,他們能保全自己就不錯了!深感責任重大的那彥圖硬著頭皮找慈禧彙報了警衛部隊的狀況,慈禧一聲不吭地盯著那彥圖,讓細皮嫩肉一點不像武將的那彥圖心裡發毛。
那彥圖年紀並不大,也就是三十三四歲的樣子,沒有一點蒙古人的武勇,和先皇手下的僧王比起來差遠了。半日奔波,騎馬前行的那彥圖早已渾身痠痛,尤其是兩股之間,火辣辣地好不難受。古人說,久離鞍馬,脾肉復生,身居京師養尊處優的那彥圖雖然是蒙古人,但早已將祖先那點本領丟光了。
慈禧暗暗嘆氣,籠絡那彥圖當然是為了羈縻日益離心離德的外蒙古,國勢衰落至此種境地,那裡還管得了外蒙古喲。
“那王,辛苦你了。”許久,慈禧說了這麼一句。
“臣職分所在,不敢隱瞞太后。”
“我知道,別說是那些兵丁,便是天下的官兒,怕是都以為朝廷完了﹍﹍”
“臣誓死護衛太后﹍﹍”
慈禧點點頭,“隨行兵勇,不可欠了餉銀。”她擺擺手,揮退了那彥圖,心想,靠著那彥圖那副樣子,能保了他自己就不錯啦。
第二天天剛亮,慈禧的車隊便出發了,朝居庸關繼續前進。出發過於倉促,且缺少經驗,帶的食物甚少,第二天隊伍便斷糧了。跟隨慈禧光緒逃難的王公大臣太監近侍們不跑,也沒地兒跑,但那些護衛的京營官兵就不幹了,這些老爺兵哪裡受得了這份苦楚?扛著刀槍,頂著炎炎烈日,餓著肚子,不停地走,還沒有個目的地盼頭。不斷有人藉口解手鑽進莊稼地開了小差,於是那彥圖的隊伍便越來越短,先前還可以湊一個營,後來也就是新軍的一個隊了。
這天晚上,慈禧還是夜宿於一座破廟中,北方的溫差大,夜裡很有些寒意了,慈禧沒有臥具,只好和衣躺在地上苦熬。昨晚還勉強睡了一會兒,今晚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