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晉朝那些事兒,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而且很生氣,要廢黜李廣。大臣解思明替李廣求情,李勢遂連李廣帶解思明一塊兒殺了,而且滅瞭解思明的三族。

李勢繼位後驕奢淫逸,不理政事,刑法苛濫,並廣派徭役,增加賦稅,大興土木工程,人民苦不堪言。不久後又發生自然災害,人們實在活不下去了,晉永和元年(345),太保李弈在晉壽(在今漢中地區)舉兵反叛,老百姓紛紛響應參加,很快達到數萬人,一直攻到成都,將成都包圍。李勢親自帶兵與李弈登城拒戰。李弈戰死,手下數萬人潰逃。雖然李弈戰死,巴蜀的饑民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共有十餘萬人外出流浪,成為蜀國大患。

桓溫瞭解到這個情形,便打算進攻蜀漢。正巧涼州牧張駿病死,世子張重華嗣位。趙國的石虎攻蜀國畏懼這個地方險峻,攻晉又沒有實力,攻燕連吃敗仗,只好欺負前涼。見十九歲的張重華當了涼州牧,便起兵去攻。

桓溫聽說後喜道:“石虎去打涼州,我沒有後顧之憂了。此時若不滅蜀,以後怕再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遂把指揮中心向西遷到江陵(今湖北荊州)。東晉永和二年(346)十一月辛未,桓溫徵得朝廷的同意後,派長史範汪留守江陵,以袁喬為前鋒,率五千水軍先行。自己帶著大將周撫、司馬無忌等人,率步騎一萬,從三峽故道西進。

一路上桓溫只見三峽地勢險峻,道路難行,每日行軍只能走二十多里路。許多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林密山深,但有埋伏,必全軍覆沒。桓溫走得十分小心,每每先派大量哨探仔細探過路,沒有埋伏才敢前進。哪知道直走到夔門也沒有見到蜀兵的影子,桓溫嘆道:“李勢隨便在哪個地方埋伏下一支軍隊,我便無法入蜀。當年曹魏滅蜀,就是因為蜀關皆廢。沒想到歷史又要重演啊。”剛剛說完這句話,忽見前面一股殺氣沖天而起,隱約有鼓角之聲,似有伏兵埋伏。

桓溫急忙把大軍後退三里多地,一直撤到地勢開闊處才排兵列陣,準備交戰。並責問前方探哨,為何沒有查出伏兵。偵察兵很委屈,我們查得很仔細,並沒有人啊。不過,江邊有亂石六十四堆,倒是充滿殺氣。

桓溫還是不太相信,急派人尋來幾個當地人問,當地人說這是當年諸葛亮擺下來的“八陣圖”,桓溫這才恍然大悟。遂親自去觀摩學習,並畫成圖形,以作日後研習之用。這段故事正史沒有,明朝楊爾增《兩晉秘史》中有這麼一段,因為有意思,拿來一敘。

桓溫的部隊到了青衣江,李勢才知道,急忙派大將李福、李權分兩路去彭模防守;大將昝堅率水軍自江北鴛鴦碕(今彭山東)渡江到犍為(今彭山東)防守。

桓溫這時已經到了彭模(今彭山東南、岷江東岸),他的部下都建議兵分兩路進攻。唯有謀士袁喬認為,兵分兩路,不好配合,如果有一路敗了,剩下一路孤軍深入,也不會有結果。不如全軍攜三日糧,輕裝齊進,以示必勝之心。將士必一鼓作氣,拿下成都。桓溫用了袁喬的意見,逃選精兵一萬三千名去攻成都,留下參軍孫盛和日楚帶兩千士兵在彭模守衛輜重。

桓溫走後,蜀軍李福帶兵來攻彭模,孫盛堅守不出,李福不能攻克。桓溫則與李權的軍隊相遇,李權接連吃了幾個敗仗,逃回成都。成都的鎮東將軍李位都覺得大勢已去,偷偷跑出來降了桓溫。桓溫在李位都的帶領下行軍速度更快。而昝堅來到犍為後才知道人家桓溫根本就沒有走這條路,於是立刻帶軍回撤去救成都。這時東晉軍已經快速來到成都附近的十里陌,在這個地方與昝堅打了一仗,昝堅被擊敗。

這時李福因攻不下彭模也已經退回成都,李勢城中尚有三萬兵馬,軍事力量也不弱。於是下令所有軍隊出擊,與晉軍在成都西南的笮橋大戰,竟然打敗了桓溫的突擊部隊,參軍龔護戰死,一直跑在前面的桓溫也被流箭射中跨下所騎的馬。

晉軍恐慌,便想退後,這時袁喬命鼓手猛擊戰鼓,併力催後邊計程車卒奮力向前,晉軍遂拼了命地向前衝,又把蜀軍擊敗,一直攻入城中。李勢帶著殘兵逃出成都,逃出不久後,又回到成都。這回不是反攻成都,而向桓溫投降。

東晉永和三年(347)三月,佔據蜀地四十六年的成漢國,到此滅亡。

桓溫在成都待了一個多月,留周撫鎮守成都,自己帶兵回到江陵,李勢等成漢的宗族都被送到建康。

桓溫因此被封為臨賀郡公,安西大將軍改成了徵西大將軍,待遇按三司級別。三司及三公,是魏晉時待遇最高的官位,當然並沒有什麼權力。桓溫不僅待遇如三公,而且大權在握,其手下大將袁喬為龍驤將軍、湘西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