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自我認識思想自傳,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書。
新知上海三聯書店尼。
別爾嘉耶夫著雷永生譯自我認識A思想自傳
1
自我認識A思想自傳雷尼永。生別譯爾嘉耶夫
著
2
總 序
百餘年來,無論歐美還是中國思想文化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在歐洲自然科學的知識觀影響下逐漸形成和擴充套件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形態。 一種實證知識性的思想原則和與之相應的知識學方法構成了現代學術的品質。 大學和研究機構在現代社會中的設定和擴建,為現代學術提供了制度性的基礎。 因此,從知識學原則和學術建制兩方面看,現代學術都與傳統的思想文化形態有性質上的不同。現代學術(人文——社會科學)的首要任務是,以知識學的原則和方法檢審歷史和現實中的思想和社會,儘可能與意識形態保持距離地反省人類的意識理念和生活樣態。 在這種學術形態中,基督教神學自身作為一門傳統思想學術也發生了變化,成為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的一個組成部分。百年來,漢語的現代學術建設已初具形態和規模,無論是歐美現代學術典籍的翻譯還是漢語思想學術的研究本身,已呈積極發展之勢。基督教文化不僅是歐美思想文化的傳統並迄今仍是其基本結構要素,亦已成為漢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現代學術的角度,研究基督教的思想和社會之歷史和現實,是漢語學術界的一項任務。 在漢語現代學術的百年發展史中,對基督教思想和社會的學術研究,實際
3
最顯單薄。本文庫致力建設基督教文化研究的學術領域,主要譯介歐美現代學術(19世紀末以來)中基督教文化研究具有學術份量的典籍,亦刊行漢語學者的相關學術研究成果,俾益於發展中的漢語人文——社會科學以至思想文化。文庫的編譯工作由我國人文學者從事,邀聘海內外資深學者為編譯學術顧問。 現代學術的發展很快,新概念迭出,譯述之難,事者皆知。 文庫編、譯者誠願學術界同仁不吝指教,共臻學術。
劉小楓博士194年10月於南京
4
謹將此書獻給我的摯友
葉夫捷尼亞。 拉恩
5
目 錄
中譯本前言1
序言1
第一章 出身和族系。 我與世界環境第一次推動。 貴族世界1
第二章 孤獨。 憂鬱。 自由。 造反。 憐憫。 懷疑與精神的衝突,關於愛慾的沉思35
第三章 第一次轉向。 探索生命的意義82
第四章 哲學認識的世界。 哲學的來源90
第五章 轉向革命和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和唯心主義111
第六章20世紀初俄羅斯的文化復興與人們的交往142
第七章 轉向基督教。 宗教的悲劇。 精神的交往178
6
第八章 創造的世界。 創造的意義和創造狂喜的體驗222
第九章 俄國革命和共產主義世界241
第十章 流亡的年代261
第十一章 我的最後的哲學。 宗教。 信仰。 末日論的世界。 時間與永恆302
第十二章 關於自我認識及其界限。 自我鑑定327
第十三章 沉重的年代(1940-1946年的補充)349
7
中譯本前言
劉小楓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英國劍橋大學擬頒授榮譽神學博士給一位同時代的基督教思想家,以志基督教思想界在本世紀初以來的混亂和殘酷的時代中為維護自由、維護上帝之愛而付出的思想抗爭。 獲得提名的有瑞士新教神學家卡爾。 巴特、俄國思想家別爾嘉耶夫和法國具天主教背景的哲學家馬利丹。 這三位思想家均著述豐富,在思想界功績卓著,且分別傳承了基督教思想的不同傳統:卡爾。巴特傳承路德的福音主義傳統;馬利丹傳承托馬斯。 阿奎那的理智主義傳統;別爾嘉耶夫則透過一種創造性的綜合,傳承了德國的思辨神秘主義和俄國的東正教神秘主義,並參與了基督教存在哲學的發展。別爾嘉耶夫獲得了劍橋大學的榮譽神學博士學位。 這並非因為他的思想建構比另兩位思想家更精深宏富——在思想的深度層面,這是無法比較的,這是因為,別爾嘉耶夫的思想活動有更為艱難的生存經歷。別爾嘉耶夫(Nikol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