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部分,裂明,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易飛不動是因為不到時候,他不肯去背這個罵名。李自成不去,那就更好理解了,剛剛在湖廣稍稍紮下根,讓他奪取遠去千里之後的京城這塊飛地,那純粹是吃飽了撐的。而且就算有人想要解決崇禎,李自成還會幫助拉著,有崇禎這種皇帝在位,李自成根本不愁無人來投,這麼好的盟友,李自成哪裡下的去手?
因此,京城之中雖然暗波湧動,但是實質能夠傷害到崇禎根本的卻是一個也無。大軍在手的崇禎,也是忽然體會到了做暴君的好處,起碼事事再也不用求著這幫鮮廉寡恥之輩,第二,他也是有著充足的軍餉可以暫時穩定著,讓軍隊能夠保持著最起碼的忠誠度。
但是讓崇禎再向遼東武夫低頭,卻是文官們想的錯了。如今的崇禎根本就是破罐子破摔,在上一個月指使一個小官提議遷都南京時,文武百官更是如同抓到了機會一般,眾口一詞的大罵這人喪心病狂,竟然想讓聖天子棄國南逃?!這可是讓聖天子一生聲名受汙!絕對堪稱大逆不道!
雖然崇禎十分明白這些官員們的想法,就算大明京城不保,就算皇明被追殺殆盡,只要新朝還想統治這片國土,就必須要用他們。京城丟了,皇明滅了,他們的利益也是損失不大,只要降順新朝,他們就算做不了顯赫的高官,最起碼一個富家翁是跑不了了,而且百官之間雖然相鬥但是卻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只要有人能在新朝為官,他們也不是沒有復出的可能。
當然,這肯定不能是當面講的,除非崇禎希望大明立即就在現在滅亡。因為這是將最後君臣的臉面給撕下,讓百官和皇帝之間只存在一種關係,那就是不死不休!崇禎雖然可以不斷的收拾他們中的一些人,但是若是全部一網抓,京城當天就會直接政變和造反。這也是崇禎最為忌憚之事,這些百官都是已經成了氣候,連軍隊裡面都不知道他們滲透了多少人,在大明朝不保夕的日子裡,官軍還能有多少忠誠也是甚為可疑之事。
雖然皇帝心中忌憚,但是抓到了機會的朝臣們卻是不肯善罷甘休,頓時紛紛對這個叛徒口誅筆伐,大有不殺此賊則國將不保之勢!朝堂上群臣的齊心合力也是讓崇禎皇帝狼狽不堪,但是幸好他明白,若是不力保此人,以後他自己根本就沒想再有人能為他所用。崇禎皇帝焦頭爛額的以大明不因言獲罪的漂亮藉口直接保住了這名自己的心腹,對於皇帝轉變竟然如此之大沒有預料的百官也是頓時被這句話給塞住了,畢竟他們再糾纏下去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
若是反對不因言獲罪,那就算崇禎最後殺了這個官員,他們自己也有一大堆的獲罪言論,那大家最後一拍兩散都是沒有一點好處。因此,成功立威的百官也是見好就收,有了這種陣仗,以後誰還敢與皇帝走的過近,那就自己惦量著自己的斤兩吧!
遼東之事一出,特別是洪承疇被數萬清軍圍困在遼陽,崇禎就開始感覺到了百官們那控制不住的幸災樂禍的情緒。誰都知道這次絕對是遼東這幫武夫將朝廷的督師都扔在了戰場上,崇禎更是十分明白的知道,若是這次還只是對遼東安撫的話,那就是打自己臉了。對於這些等待著自己打臉的文武百官,崇禎也是恨的牙癢癢的,但卻也是沒有絲毫辦法。“這幫亂臣賊子,朕總有一日會讓你等付出代價!”崇禎眼中的猶豫一下子消失不見,消瘦的臉龐也滿是堅毅。“傳旨!北地多旱,民生艱苦,朝廷立於北京,每日所耗均是無數,江南數千裡運糧運餉北上,途中舟馬勞累,百姓甚苦矣。念滋天下蒼生計,今朕意已定,決意遷都南京,六部百官,京城文武,悉數南下!特命南京收拾舊都,以迎天駕!欽此!”
第467章劇變
文武百官知道一旦他們去了南方,對他們已經完全失去了好感的崇禎將絕對不會再將他們擺在高位上,畢竟南京還有留守的一套六部,到了南方最樂觀的情況也就是從此遠離了朝廷,好好在家怡孫怡情了。
偏偏這對於一輩子都在朝堂之上舞風弄雨的他們來說,不蒂於死去了一大半。大些遷都令一下,文武百官群起而攻,紛紛要求皇帝收回成命。大明的死活他們完全不關心,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位置能不能保住而已,還有京畿地區大片大片的不動產的安全,畢竟無論是誰拿下北京,都得善待他們,而且還有可能繼續用著他們穩定人心。而這麼倉促的離開京畿,也就是意味著他們的不動產比如土地和礦產可能將再不屬於他們,這種損失已經嚴重的超越了他們的底線,當然不肯有絲毫的讓步!
但是群臣的蜂湧而上,卻是絲毫改變不了皇帝的心意。崇禎似乎決定將暴君當到底,在命令皇家收拾行禮之時,更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