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立隋,瘋狂熱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掌觸控之處,是一片冰涼,可是手掌上的冰涼遠不及他心中的寒冷。
十多天前,井陘關下,來了一隻軍隊,駐紮在井陘關下。李神符派出了一些斥候,這才查出這是隋帝楊浩的軍隊,足有一萬人之多,雖然以井陘關的高大城牆,還有狹窄的地形來說,管他一萬也好,十萬也罷,井陘關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根本不懼敵人的進攻。
可是,隋軍來了之後,並沒有作出攻關的態勢,只是不停的修建兵營,看樣子,似乎想要將井陘關與外界的聯絡割斷開來,在這種情況下,李神符的心中卻是沒有了底。攻出去?井陘關因為地勢的緣故,所以駐守計程車兵並不多,滿打滿算,也不過只有一千人而已啊。
這一千人,除了守衛關口,根本不可能攻出去。所以,李神符即使是知道敵人打的什麼算盤,可是他只能看著,卻不能制止!
難道是兄長出了什麼事了嗎?可是隨即,李神符就搖搖頭,正定縣,已經不是昔日的正定縣了,更何況,恆山郡處在隋帝的包圍之下,兄長肯定是早有準備,不會讓隋軍輕易的偷襲了縣城。可是,為什麼,關下的隋軍已經到了,兄長還沒有訊息?
目光再度看向遠方,雨越發的大了,千里太行被一片煙雨所籠罩,變得有些朦朧起來,到了這個季節,樹上的葉子已經枯黃,凋零,除了一些常綠的樹之外,很多樹上,已經是光禿禿的一片了,顯得格外的淒涼,寂寥。
群峰聳立,在一片朦朧中,有一條狹道,從群峰中穿了出來,另有一條河流湍急的溪水,背靠著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被河水削平的懸崖峭壁,緩緩的流到了井陘關前。這就是太行八徑之一的葦澤關、井陘關之間的通道了。此時,這條古道之上,人跡罕至,只有河水奔騰,從群峰之中噴。洩而出,發出雷鳴一般的聲音,在峽谷上空飄蕩,然後,順著河道,向遠方遠遠的傳開。
李神符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如果,在沒有援軍,帶來糧草,恐怕井陘關支撐不過十幾天吧,到時候,關中的糧草不濟,不用隋軍攻打,恐怕唐軍就已經失去了戰鬥力了。如今看來,隋軍只是在關外駐紮,並不攻打,恐怕存的便是這番心思吧。
李神符收回了視線,轉身,他正準備去休息片刻。
這時,一個士卒匆匆的走了上來,道:“大人,西城有援軍趕來!”
“援軍?”李神符有些不可思議的瞪大了雙眼,看這樣子,是李安得到了訊息?派人前來支援了?果然很快啊!
他領著士兵,匆匆的趕往了西城。
果然,在細細的煙雨籠罩下,一行人,出現在了狹窄而陡峭的山路上,當前一人,打著一面大旗,李神符定睛一看,正是大唐的旗幟。在那人的身後,有人推著山區特有的獨輪小車,緩慢而艱難地沿著泥濘的狹道往關城前行來。
李神符的眼中,變得熾熱起來,他奉命鎮守這個關隘,就是因為李淵的信任。事實上,李淵對很多人極不放心,所以,他任命了李氏子弟,在各個要地鎮守,輔以一些能臣,這是他的基本政策。太原是這樣,井陘關也是如此。
站在關口之上,能看見遠方的唐軍正艱難的走來,可是,這段路,卻花費了許久的時間,半個時辰後,援軍終於到達了關口之下。
援軍已經到了關口下,吊橋並沒有放下,同樣,關門緊緊的閉著。
雖然驚喜,可是李神符並沒有喪失掉應有的警惕性。雖說這個方向,是來自於葦澤關的援軍,按理來說,必定是大唐的部隊,但是必要的驗證手續還是需要的,小心謹慎一些,不會吃虧。
援軍整齊的排列著,在雨中依舊保持著良好的軍容,緩緩的,一個將領模樣的人,走了出來。是一張陌生的臉,李神符並不認得他。不過,那傢伙說著一口流利的太原話,他將文書用去掉箭簇的箭矢射上了城樓,李神符開啟一看,頓時臉上露出喜色。
文書上說,因為太原的失守,李安決定放棄葦澤關,所以,他領著大部分的軍隊,南下上黨,而讓這個名叫馬俞的小將,押解著葦澤關所有的糧草,送到井陘關,並讓他留在這裡,等待日後大唐反攻之時,奪取葦澤關。
上面的李安印鑑,李神符很熟悉,所以他雖然疑惑李安的決定,可是卻相信,這是真的。
略微思考了一會,李神符決定放他們進關,畢竟,隋軍打兵壓境,有了這支援軍的糧草還有士兵,也可以多支撐一些時日,至不濟,或許可以殺出重圍,奔回正定,再作他圖啊。至於,西進?李神符搖搖頭,太原的戰況他自然是非常的清楚,恐怕,短期內,河東還會處於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