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中國百姓看中國,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汗不用慌,不用糧油不用鋼。

產值都在指頭上,全憑算盤奔小康。”

這是我在某“小康”村聽到的幾句順口溜。雖然是極而言之,對於我們進行小康驗收考評,確乎有醍醐灌頂之效。

農村小康建設,究竟是靠幹,還是靠算?正確的答案人人會說,但真正實行起來,就各有千秋了。

某鄉村自謂早已達到小康村標準,主要理由是:該村人均純收入2000元以上。可是深入到村戶裡一瞭解,人均純收入只有一三四百元,充其量實現溫飽而已。可是鄉領導又是怎麼匡算的呢?他們用的是“模糊數學”。家養幾隻下蛋雞,就是養雞專業戶;家有一輪三輪車,就是運輸專業戶;外出一個打工妹,就是進了工薪階層;挑賣幾棵大白菜,就是有了副業收入。不消說,還有幾片荒坡,幾間房舍,桌椅板凳,鍋碗瓢勺等“固定資產”,再加上賣糧錢、賣豬錢,雞屁股銀行等“流動資金”,這樣東一折,西一算,哪一家“收入”不是成千上萬?什麼“百姓千萬工程”之類,還不是“彈指一揮間”!

這使我想起鄧拓雜文中《一個雞蛋的家當》的故事。丈夫在外邊撿了一個雞蛋,回到家裡就向妻子炫耀,說我們馬上要變成財主了。妻子莫明其妙,丈夫就給她算了一筆帳:一個雞蛋孵出一隻母雞,一隻母雞每天至少下一個蛋,蛋又生雞,雞再下蛋,幾何級數增長,百千倍數翻番,不出一兩年,就是一個養雞大王,再過三五年,就是一個百萬富翁。那位丈夫越算越得意忘形,到後來竟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