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香港商戰風雲錄(上),溫暖寒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夢想時時縈繞他幼小的心靈。 1860年,利良奕攜新婚妻子,從香港漂洋過海,赴舊金山掘金。他成 年累月在大峽谷金礦做礦工。 10多年後,他已擁有一筆較可觀的資金。金礦是弱肉強食、強盜橫行 的世界,利良奕不敢久留,便去夏威夷做生意。 1879年,次子利希慎在夏威夷出世。夏威夷位於太平洋中心,是世界 著名的航空航海中途站,亦是美國最著名的旅遊勝地,那時,夏威夷還比 較荒涼,生意不好做,利氏便於1896年衣錦還鄉。 闖蕩慣了的利良奕過不慣家鄉的悠閒日子,遂返回香港,做布匹衣衫 生意。鋪面禮昌隆開在皇后大道中2號,後又在九龍另設一檔。 生意穩步發展,但他總覺得不如提神洋藥 (鴉片)來錢更快。於是涉 足鴉片生意,生意日隆,利良奕很快成了香港的小富翁。 利希慎從小隨父親一道漂泊。他生在美國夏威夷,幼時跟洋人小孩交 往,又上當地的小學中學讀書,能講一口地道的英語。17歲隨父來港,進 皇仁書院續讀,因英語程度之高,免修英語。畢業後,即被校董事會聘為 母校教員。 利希慎精力充沛,是個很不安分的人。他嫌教書枯燥,便辭職進英人 的滙豐銀行做職員。沒多久,他又嫌銀行工作單調,隻身前往南洋。他於 過報館譯員,開過木材加工廠,當過船務公司職員。 父親有心讓他繼承家族事業,就買下一條船交給他。利希慎便憑僅有 的一條船,開辦南亨船務公司,既是經理,又是船長,還是貨主。利希慎 購買南洋木材運港銷售。狂風巨浪,摔打出他不畏強暴、敢於冒險的性格。 販運木材利潤菲薄,利希慎開始販運鴉片。緬甸是繼印度之後的另一 大鴉片出品基地。沿途海域,常有海盜出沒,專門洗劫富有的鴉片商。利 希慎學會了使槍。也許是命運獨鍾於他,他一次也沒遭遇海盜。 海上走私鴉片,基本為洋商壟斷。他們使用武裝船,置有槍炮。既是 對付海盜,也用來懲罰虎口奪食的亞裔鴉片商。利希慎憑一口字正腔圓的 英語,只破一點小財,居然安然無恙。 本世紀初,利良奕過世,家族事業由他的四個兒子共同繼承。老大把 父業分成四大塊,其中的鴉片生意,老二利希慎當仁不讓接下。 香港的鴉片生意,在第二任港督戴維斯任職期間已實行專利制,專利 實行公開招標,標高者得。專利分鴉片進出口貿易、就地批發、煙館零售 等幾項。所有的鴉片商,都得另繳納興奮洋藥的奢侈稅。當時洋商財大氣 粗,壟斷了前兩項專利。華商則吃洋商的殘羹,做開煙館的小本生意。到 本世紀,港府屈於種種壓力,停止了鴉片專利的公開拍賣。但原有專利仍 有效。 我們只能推算利良奕沒有鴉片專賣的“合法”權,他與兒子聯手進行
… 頁面 105…
鴉片生意,是港府不允許的違法走私。 大概利希慎厭倦了海上生活,他繼承父業後,不遺餘力去澳門爭取鴉 片專賣權。 利希慎為人豪爽,慷慨大方,加上他一口標準的英語,頗得鴉片洋商 的好感。澳門的鴉片專利,不是採用公開拍賣的方式授權的,而是透過行 政手段決定的。鴉片洋商,需要一個像利希慎這樣的中國人去開拓當地及 內地的市場,他們便積極促成利希慎獲得了澳門的鴉片專賣權。 利希慎果然不負眾望,把鴉片重新撒遍大江南北。利希慎賺錢似豬籠 入水,成了鴉片鉅富,卻仍不算香港的知名人士。 名聲鵲起 真正使利希慎出大名的,是兩場鴉片官司。 第一場官司發生在1914年。起因是利希慎與他的臺夥人,與另一幫鴉 片販為爭取98箱生鴉片的擁有權而鬧糾紛。這98箱生鴉片價值100萬大洋(相 當現在的數億港元),無疑是一筆鉅款。利希慎入享澳門法院,狀告與其爭 執的另一幫鴉片販。訴訟長達半年,法院判利希慎獲勝。 這種鴉片官司,大概只有澳門、香港才可能發生,鴉片製售合法,法 律保護鴉片商的合法權益。若在內地,鴉片商爭權奪利,絕不敢訴諸法律, 他們採取最原始的辦法——使用暴力。 這場官司,使利希慎名噪省港澳,也便利希慎高忱無憂。 他曾洋洋得意地對報章記者說:“做這種洋藥生意,只有港澳最安全。” 利希慎的第二場官司,是與澳門鴉片專員羅保對簿公堂,利希慎的角 色是被告。 利希慎從事鴉片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