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歷史選擇了毛澤,冰點沸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毛澤東見到賀子珍,見到出世不久的兒子,煩悶的心境得到了暫時的快慰。這時,賀子珍患痢疾,生怕傳給孩子,便請了個奶媽。奶媽是江西人,習慣地喊孩子“毛毛”。如此這般,子的奶名便叫“小毛”。毛澤東聽說孩子奶名的來歷,大笑道:“這倒是一語雙關!人家喊我‘老毛’,我的兒子不就成了‘小毛’!”在笑聲中,毛澤東給兒子取了大名,叫做“毛岸紅”。“岸”,是沿用了岸英、岸青、岸龍的“岸”輩;“紅”,則是生於紅區、長大了當紅軍之意。毛澤東也就在汀州住了下來。離福音醫院半里多路,有座蒼松茂鬱的北山。山腳下,有一口年代久遠的水井,人稱“老古井”。離井不遠,有一幢淡紅色的小洋樓,原是一家地主的別墅。紅軍第一次攻打汀州,那地主就逃了,這兒也就成了紅軍的休養所。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曾住在那裡休養。這一回,傅連暲安排毛澤東住進小樓。

毛澤東很高興,一進小樓,便見到了老朋友陳正人。二十四歲的陳正人是江西遂川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與毛澤東相識,曾任毛澤東秘書及中共遂川縣委書記。此時,他患肺病,來此休養(新中國成立後陳正人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毛澤東在老古井住下來。每天下午,他總去福音醫院,看望賀子珍和小毛。晚飯後,則上北山散步。夜裡,是他讀書、看報的最好時光。他可以看到“鄭愛群”為他訂閱的最新的報紙。傅連暲為他仔細地檢查身體。他確實有點病,發低燒,以為是肺病。經過X光透視,肺部有鈣化點,這表明他曾患肺結核,但已痊癒。傅連暲認為,發低燒可能是過度勞累的緣故,勸他在這裡好好休息。

傅連暲常常陪毛澤東上北山散步,他們結下了親密的友誼。傅連暲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醫學會會長。

毛澤東常去福音醫院,在那裡結識了一位病員,名叫羅明。羅明是中共福建省委代理書記。那時,他腰部受傷,在福音醫院動了兩次手術。在病房裡,毛澤東跟羅明聊了起來,談得非常投機。毛澤東問起了福建的情況,羅明說,自從主力紅軍打下漳州後千里回師贛南,國民黨的第十九路軍就進軍閩南,眼下只有剛成立的紅軍獨立第八師、第九師共三千人在閩西。毛澤東聽說這一情況,便建議羅明在閩西、閩南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毛澤東詳細地介紹了江西三次反“圍剿”是怎麼取勝的,講述了游擊戰爭的規律、戰略,講了集中優勢兵力、擇弱而打,講了誘敵深入的方針毛澤東滔滔宏論,使羅明茅塞頓開。

羅明說,在福建,完全可以照毛澤東的一套去辦嘛。

羅明急於出院,急於向中共福建省委傳達毛澤東的談話,急於到上杭、永定和龍巖等地去貫徹毛澤東的游擊戰略。可是,羅明尚在病中。他請傅連暲檢查他的傷口,傅連暲認為傷口大部分好了,不過如果要提前出院,要外出工作,身邊得有個護士照料。恰巧,羅明的妻子在護士學校學習過,羅明有妻子照料,便急急出院了

羅明壓根兒沒有想到,幾個月後,他遭到狠狠地批判,他在福建所搞的一套,被稱為“羅明

路線”(實際上也就是毛澤東路線),這是後話。

第四部分:瑞金浮沉博古從上海來到瑞金

寧都會議的情況,傳到了上海中共臨時中央。共產國際派往上海的軍事顧問李德在其回憶錄《中國紀事》中,這樣寫及當時中共臨時中央對於毛澤東失去軍權的態度:他雖然還是臨時革命政府的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應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引者注),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但失去了主宰一切的影響和迄今為止的權力。他是從領導崗位上被排除的,還是像他以前多次所做的那樣自行引退,以便等待有利時機“捲土重來”呢,我們在上海是無從確定的,估計兩者兼而有之。無論如何,他在軍事委員會中的職位由項英接替,在中央紅軍前敵指揮部的職位由周恩來接替了。奧托·布勞恩(即李德):《中國紀事》,現代史料編刊社一九八○年版。當時,彭德懷的心態也頗有代表性。他在回憶錄中所述及的,代表著一大批紅軍指戰員的思想:我沒有支援毛主席的正確意見,而同意了中央局多數人的意見當時我為什麼同意中央局意見,而未同意毛主席意見?也還是因為前面所敘對攻佔贛州的想法。

除此以外,我當時並沒有認識四中全會(王明路線)實際是立三路線的繼續。當時四中全會的中央,把它稱為國際路線,布林什維克化的。至於它同樣是反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是反對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方針的,也即是依靠紅軍打天下的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