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歷史選擇了毛澤,冰點沸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透露了中共臨時中央的意圖:要在瑞金長期“扎”下去!在沙洲壩嶄新的“中央大禮堂”舉行的中共六屆五中全會,除了中共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之外,還有各省委的代表。會議聽取了三個報告:博古的《目前的形勢與黨的任務》,陳雲的《國民黨區城中的工人經濟鬥爭與工會工作》,張聞天的《中華蘇維埃運動與它的任務》。
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是王明“左”傾路線達到頂峰的會議。會議全面肯定了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以來的王明“左”傾路線,強調:“只有進行一個堅決的鬥爭,反對主要危險的右傾機會主義,和反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調和態度,黨才能夠發展布林什維克的路線。”所謂“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潛臺詞,便是反對毛澤東。
會議重新選舉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三人,毛澤東居末位。當時的排名次序為博古、王明、張聞天、周恩來、項英、陳雲、王稼祥、張國燾、朱德、任弼時、顧作霖、康生、毛澤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四人,即劉少奇、關嚮應、鄧發、凱豐。
中共中央設立了中央書記處,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為書記,博古為負總責。李雲龍在一九八七年第五期《中央檔案館叢刊》上發表的《中共中央書記處何時設立的》一文,指出只有博、張、周在中共“七大”所填的簡歷表上寫有六屆五中全會上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筆者向遵義會議紀念館副館長費侃如請教,據告,項英是不是中央書記處書記尚待進一步查證。中共中央書記處的四位書記,即政治局常委。另外,會議還決定設立中央黨務委員會,董必武為書記。自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後,中共中央不再稱“中共臨時中央”。中共蘇區中央局至此亦正式撤銷。
第五部分:艱難歲月紅都瑞金在大興土木 2
李德作為列席代表出席了會議。他在會上作了關於實行“短促突擊”的軍事建議。
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結束。四天後——一月二十二日,那“中央大禮堂”里人聲鼎沸,上千人蜂擁而入。那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簡稱“二蘇大會”)在那裡開幕。出席會議的有正式代表六百九十三人,候補代表八十三人,還有眾多的人參加旁聽。
開幕那天清早六時,沙洲壩忽地響起幾聲沉悶的炮聲,居民們卻沒有一個人驚慌失措。因為早就貼了佈告,說明那是為了慶賀“二蘇大會”而放的禮炮——雖說只是幾門土炮而已。沙洲壩鵝公崬腳下的一片空地,成了臨時的閱兵場。臨時搭建的檢閱臺上,站著博古、周恩來、項英、朱德、毛澤東等。閱兵式上最神氣的是紅軍大學的學員,穿著嶄新的斜紋緊袖“列寧裝”和馬褲,八個人一排,在校長兼政委何長工的帶領下,齊刷刷地走過檢閱臺。這時,何長工一聲嘹亮的“向右看”,學員們的頭全都向右扭去,目光投向檢閱臺上的首長們。直至此時,博古才發覺檢閱臺建造時選錯了地方,不應“向右看”,應該“向左看”才對!彭楊步兵學校的學員們也很威武,頭上戴著清一色的鋼盔,在晨光中閃閃發亮。那些鋼盔,全是從國民黨部隊那裡繳獲的。閱兵式進行到吃早飯時就結束了,避開了國民黨飛機的“鐵蛋”。“中央大禮堂”大門口正上方,貼上了一排黃色大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那字是黃亞光寫的。黃亞光是在臺灣讀書畢業後,來到廈門,在那裡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寫得一手好字,為毛澤東刻印過檔案。此時他在文書科工作,佈置會場就由他負責。
大禮堂內掛起了十來盞汽燈,顯得頗有氣派。主席臺上貼著馬克思、列寧黑色石印像和鐮刀斧頭旗。臺上放了幾張小學生的課桌,算是講臺。每位代表都領到兩本油印的小冊子,是用當地毛邊紙印的,封面上畫著五角星和鐮刀斧頭。那是毛澤東的新著《鄉蘇工作的模範(一)——長岡鄉》和《鄉蘇工作的模範(二)——才溪鄉》,是由文書科丁良相刻蠟紙,賀子珍也幫助刻印了一些。所謂“鄉蘇”,即鄉蘇維埃。長岡鄉是江西省興國縣的一個鄉,才溪鄉是福建省上杭縣的一個鄉,毛澤東把這兩個鄉樹為“模範鄉”。毛澤東曾到這兩個鄉,擺開八仙桌,請來各色人等,一邊用粗飯碗喝茶水,一邊口問手記,作調查研究,寫出這兩份調查報告。“二蘇大會”上,毛澤東先是作了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的報告。報告中關於經濟政策的部分,即現今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我們的經濟政策》一文。幾天後,毛澤東又在大會上作結論報告,即現今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