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歷史選擇了毛澤,冰點沸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蔣介石請來了賽克特,待其為上賓。
賽克特引用希特勒的“名言”,給蔣介石以啟示,“我們的鬥爭只有兩種結局:不是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就是我們踩著敵人的屍體過去!”賽克特隨蔣介石從南京來到廬山,目的是為第五次“圍剿”出謀劃策。賽克特的最大“貢獻”,在於為蔣介石制定了“堡壘政策”。賽克特主張用密集的碉堡群,對中央蘇區進行包圍,然後緩緩推進。一邊推進,一邊築碉堡。賽克特指著江西地圖說:“共產黨的統治區不過五萬平方公里,只要保持每天前進二里的速度,不出一年,就可以全部吃掉!”蔣介石深以為然。他引用曾國藩的話作為佐證:“扼要立營,加高加深,應戰應守,皆能有備。”他說:“前幾次失敗,敗在‘長驅直入’!”
在賽克特的“顧問”之下,蔣介石制定了第五次“圍剿”的新策略:“戰術上要取守勢即以守為攻,戰略上要取攻勢即以攻為守。”“軍行所至,立建碉堡,逐步推進,穩紮穩打,三里五里一進,十里八里一推。”“進得一步,即守一步。逐漸前進,縮小匪區。”蔣介石在廬山上摩拳擦掌,大聲疾呼:“如吾軍上下,果能以誠信相孚,以禮義相尚,而以廉恥相勉,專心一志,實行主義,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何患匪寇之不滅哉?諸將士其將以吾言為剿匪操勝之左券乎?”
第五部分:艱難歲月博古也請來了德國“高參”
就在蔣介石請來了德國顧問賽克特的時候,博古也請來了德國“高參”
一九三三年九月,瑞金熱得像蒸籠,終日端坐著的報務員更是汗流浹背。忽地,從中共上海局傳來的一份密電,報告了重要訊息。正在機要科擔任譯電工作的項英妻子張亮譯畢電文,迅即交通訊員把電報送到博古手中。博古一看電報,馬上召來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告訴他有一重要人物由上海前來中央蘇區,務必做好接護工作,做到萬無一失。
來者一男一女。男的是共產國際派出的軍事顧問、德國人李德,女的是博古夫人何群先。博古從上海來瑞金時,何群先正懷孕,無法同行。此時,何群先在上海已生了孩子。她把孩子寄養在無錫老家,便陪同李德一起動身,一路上既可照料李德,也可以當他的翻譯(李德和她都會講俄語)。鄧發知道來者非同尋常,豈敢怠慢,當即著手嚴密地佈置保衛工作鄧發手下有一位能幹的“小鬼”,名叫卓雄,奉命帶領一支精悍的隊伍,前去接護從上海來的要員。頗費周折,筆者在北京高幹住宅區裡尋訪到卓雄。如今年近八旬的他,看上去如同一尊彌勒佛,當年卻是以機靈能幹出名的“小偵察”。
卓雄原名趙才廉。由於表叔思想激進,他十二歲就被表叔帶出去參加革命。一九二七年,十五歲的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贛西南特委書記劉士奇(即賀怡前夫)把他改名“卓雄”。小小年紀,他當上團長,在湖南文家市戰鬥中立了功,人稱“小將”。可是,肅“AB團”時,居然肅到他頭上!幸虧毛澤覃、黃公略保了他。王稼祥說:“笑話!這麼個小鬼,也是‘AB團’?”這一句話,就“解放”了他。於是,他調到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手下有個執行部,部長是李一氓,就叫卓雄當執行科長。來來回回地在秘密交通線上接護從上海來的首長,便是執行科長的任務。
卓雄這科長,帶著十幾個十七八歲的小紅軍,一色挎雙槍(一支盒子槍,一支小手槍),出沒在閩西的山區裡。林伯渠、陳雲、博古等進入中央蘇區,都是卓雄去接的。從上海到江西中央蘇區曾有好幾條秘密交通線,後來只剩下一條“奉星社”秘密交通線保持暢通。“奉星社”是沿途地下交通站的組織。這條秘密交通線是從一九二八年逐步建立起來的。大體上的路線是從上海坐船到廣東汕頭,從那裡乘車到潮州,坐小船沿韓江北上,到達粵北大埔。由那裡進入閩西,經永定縣、上杭縣來到汀州,轉往瑞金。沿途有“奉星社”的一個個秘密交通站。聶榮臻由這條秘密交通線進入瑞金時,他記得,“我們和秘密交通站接上頭以後,一切行動都聽嚮導的,不該問的,什麼都不能問,你問他,他也不會告訴你。靠近城鎮地區,你只是遠遠地跟在嚮導後邊走就是了。他說白天走就白天走,他說晚上走就晚上走。”《聶榮臻回憶錄》,上冊,戰士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項英是這樣進來的,周恩來也是這樣進來的。“奉星社”秘密交通線的那一頭,由中央特科在上海安排。這一頭,由國家政治保衛局護送。
在卓雄去接博古、陳雲的那一次,差一點出了大事:卓雄已經護送他們來到閩西永定縣境內,夜裡,他安排博古和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