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歷史選擇了毛澤,冰點沸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立三也有他的機遇:中共“六大”之後的第六天,共產國際“六大”在莫斯科開幕。共產國際的“六大”,開了兩個月。周恩來、蘇兆徵、項英三常委留在莫斯科開會。另兩位常委即向忠發和蔡和森,再加上李立三,先行回國,主持中央工作。隨後,在一九二九年九月二日,向、蔡、李三人回到了上海。向忠發此人,理論水平低,工作能力也差,不具備當領袖的才能,僅仗著老工人牌子才被捧上總書記的位子。這樣,他也就成了名義上的總書記。最初,掌握中共領導實權的是蔡和森,他是政治局常委兼中共中央宣傳部長。

三十三歲的蔡和森具備領袖之才,本來他跟羅亦農一樣,很有希望成為中共新一代的領袖。他原名蔡林彬,湖南湘鄉縣(今雙峰縣)人氏。一九一八年他和毛澤東共同發起新民學會。翌年,他留學法國,猛看猛譯法文版的馬克思著作。他很快領悟到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一九二○年九月十六日他在寫給毛澤東的長信中,清楚地闡述了中國必須建立共產黨:“我以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他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以中國現在的情形看來,須先組織他”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高於他的許多同時代人。

蔡和森於一九二一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二大”至“六大”,均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五大”,成為政治局委員;在“六大”,則當選為政治局常委。他的一枝筆,寫下大量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因此,他成為政治局常委時,還兼任中央宣傳部長。但是蔡和森回到上海才十來天,卻因順直省委的一些問題牽涉到他,要他向中央常委檢查錯誤。加上他的氣喘病發作,他不得不離開中央機關去養病。不久,他被指責為右傾,撤消了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及中央宣傳部長的職務。一九二九年一月,他被調往莫斯科,參加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工作。由於蔡和森犯了“錯誤”,李立三便取而代之。十一月二十日,李立三取代了蔡和森的地位,被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兼中央宣傳部長。這樣,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五常委便改為向忠發、周恩來、蘇兆徵、李立三、項英。內中蘇兆徵於一九二九年二月才從蘇聯回國,當月就病逝了。

李立三是個趣事頗多的人物。

他曾是毛澤東的“半個朋友”。那是一九一五年夏秋之間,正在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讀書的毛澤東,化名“二十八畫生”(毛澤東三字的繁體漢字正好二十八畫)張貼《徵友啟事》,欲求志同道合之友。第一個響應的是從瀏陽來長沙讀書的羅璈階(後來叫羅章龍),跟毛澤東結交。那時,李立三叫李隆郅,從醴陵來到長沙上中學,認識了羅章龍。於是,羅章龍便把李立三介紹給毛澤東。毛澤東後來這樣憶及往事:

我這時感到心情舒暢,需要結交一些親密的同伴,有一天我就在長沙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個廣告,邀請有志於愛國工作的青年和我聯絡。我指明要結交能刻苦耐勞、意志堅定、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我從這個廣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個半人。一個回答來自羅章龍,他後來參加了共產黨,接著又轉向了。兩個回答來自後來變成極端反動的青年。“半”個回答來自一個沒有明白表示意見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聽了我說的話之後,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建議就走了。我們的友誼始終沒有發展起來。斯諾:《西行漫記》,第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二十三頁,生活·讀書·新知(以下簡稱“三聯書店”)一九七九年版。

據李立三說,他當時“沒有明白表示意見”,是因為他才十六歲,又剛從小縣城來到長沙,見識少,一下子答不上毛澤東的提問,所以只成了毛澤東的“半個朋友”。一九一七年,十八歲的李立三中學畢業了,回到故鄉醴陵當了幾個月的小學教師,便投奔護法戰爭時任湘軍總司令的程潛麾下,當了一名小兵。不久,他這個“小知識分子”當上差遣(相當於連隊文書)。一天,他送文書到司令部去,見程司令正在與人下象棋,也就站在一旁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他忽地漏出一句“應回馬攔卒”。程潛抬頭,見是一名小兵,便問李立三:“看樣子,你會下棋。”於是,程潛與李立三對弈,沒想到總司令竟敗在這小兵手下。程潛跟他攀談起來,才知彼此是同鄉,李立三之父李冒珪還是程潛清末同場考中秀才的“同年”。李立三能詩善文,深得程潛喜歡。一九一九年春,程潛資助李立三進京,進入法文專修館。

這年秋天,李立三便到法國留學。一九二一年冬,他從法國回來後,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李立三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從事工運工作。一九二二年,他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