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
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7部分,我是特種兵之英雄本色,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槍械一樣, 發展的非常緩慢;漢陽兵工廠在成廠十年中,生產了130,726各式槍支, 卻只生產了2,310把刺刀。 在軍閥時代至抗戰之前, 更是大量向歐洲列強購入了各式刺刀。
中國自制的刺刀, 主要是供漢陽造和各式土洋毛瑟步槍使用。 漢陽造的刺刀為單刃, 長度及造型類似日本的明治三十年式。 中正式和其他毛瑟步槍的刺刀, 刀刃形狀則有英式1907年式和比利時1924年式兩大類。
由於產量有限, 造槍和造刺刀分開, 因此到了抗戰時,地方部隊中有許多士兵沒有刺刀。 例如開赴前線的川軍, 記載中說有的槍栓要用繩子綁住才不會掉出, 士兵一律沒有刺刀。 有的部隊乾脆發給士兵大刀,以近供戰使用, 至少大刀片的供應可以自給自足。
刀鞘在二十世紀初多為皮製, 以厚實的皮革製成,兩端配上金屬套。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 各國多以全金屬製造刀鞘。 美軍則以合成材質、 纖維板或金屬片作材料, 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以電木製作,但還是以金屬為主。 中國在抗戰時, 因物資匱乏, 曾以豬皮製造皮套, 連著腰帶環, 類似今日的民間獵刀皮套。 日軍在戰爭末期,油盡燈枯,曾以竹片、 木片製造刀鞘。
國造元年式刺刀及金屬刀鞘,皮套榫也是一個鑑別刺刀年代的指標, 一次大戰及之前的皮套榫, 大致為圓型, 狀如香菇, 一戰之後, 開始有l型出現, 有如反置的衣鉤。 近代美式刺刀則不用皮套榫, 以雙鉤掛在彈帶上。
從刺刀出現之後, 便有人想到, 為何不將刺刀固定在槍上, 使用時伸出,不用時收起, 一來不會有遺失之虞, 需要時, 也可以很快的備便。 最早的摺疊式刺刀裝在荷蘭的1826/30年式火槍上, 以螺栓固定在槍側。之後陸續有零星的例子, 但是從未成為主流。 近代較有名的是中國的五六 … 一式衝鋒槍, 在槍管下有回疊的槍刺, 仿自俄式的sks摺疊槍刺。在越戰記錄片和電影中常有北越軍使有此型槍刺的鏡頭。 但是五六 … 一式採用摺疊槍刺的理由, 經濟上的考慮可能大於戰術思想的辯證。
摺疊式刺刀不能成為主流的原因, 有如上述, 士兵們使用刺刀的時機, 千奇百怪, 戰陣上使用反而是末節。 (服役時曾見人以刺刀砍鳳梨、切西瓜、 開牛肉罐等), 裝在槍上的固定槍刺, 當然無法滿足這些需求。
874 江上足俊
楊瀟拔出腿上的軍刀:“看見了嗎?這就是特種部隊用來對付拼刺刀的小鬼子的最好的武器!”
大頭看了看道:“誒大哥!你這刀還沒有刺刀長呢,怎麼對付人家呀!小鬼子的刺刀那麼長!”
“長怎麼了?那手槍短,刺刀好使嗎?兵法有云,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咱們來做個示範,大頭的速度最快,你拿把刺刀,我就拿這軍刀,咱們倆來試試!”
大頭道:“大哥,你這是要玩真的呀!刀劍無眼,這能行嗎?”
“費什麼話,讓你來你就來的了!”楊瀟準備好了軍刀,招了招手道。
大頭把刺刀上上,兩人一比,大傢伙都笑了:“大哥!你這是什麼呀這是!沒法比!”
楊瀟微微一笑道:“一會你們就明白了!”
大頭呼喊著衝了過來,手中的刺刀玩命般刺向楊瀟!楊瀟道:“好!就是這個氣勢!來吧!”,腳下一擰,讓過刺刀,一個旋身背貼,繞到了大頭的後面也不回頭,手中的軍刀卡在了大頭的脖子上!輕輕一動道:“你已經戰死了!”只要他的軍刀一動,大頭的脖子就會被割斷喉嚨!
“哇!太快了吧!厲害厲害!”大傢伙這才感到事情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簡單!這軍刀靈活多變,刺刀太長了施展不開!
“大家都看見了吧!這就是一寸短一寸險的好處!當然了,也得分人,就是給你再好的裝備,你們自身的硬體不配合到位也是白搭!”
說著把手中的軍刀遞給大頭:“把你的刺刀給我!”大頭把刺刀扔給了他,楊瀟刺刀在手,兩人對峙了一會,大頭忽然間搶進來,他的速度不能說不夠快的,但是楊瀟的速度更快!就在大頭手中的軍刀就要刺中他的一瞬間,他將手中的槍桿一鏜,再一別,軍刀便失去了準頭,楊瀟的刺刀卻迅速一橫,冰涼的刺刀刀鋒便橫在了大頭的脖頸間!已經貼緊他的喉嚨,楊瀟只需要輕輕一動,他的喉嚨管就會被劃斷!
楊瀟放開大頭道:“弟兄們都看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