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香港商戰風雲錄(下),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柏立基抵港任第23任總督。 全年外貿總額75。83億港元,進口45。94億港元,出口29。89億港元。 對內地貿易額15。53億港元,進口13。97億港元,出口1。56億港元(佔香港 出口的5。2%)。 建成啟德機場新跑道,跑道長7200英尺,寬200英尺,耗資0。9億港元。
… 頁面 195…
全港本地生產總值46。17億港元,人均1618港元。 郭得勝、馮景禧、李兆基等成立永業企業,投身房地產。 蔣震開辦震雄機械廠,蔣氏漸成為香港機器製造業巨孽。 李嘉誠在北角興建第一幢工業大廈,漸漸由生產塑膠花轉入房地產業。 1959年 外貿總額82。27億港元,進口49。49億港元,出口22。82億港元。對內 地貿易額11。48億港元,進口10。34億港元,出口降至0。09億港元,僅佔香 港出口的0。4%。 5月20日,金庸與沈寶新創辦的《明報》出報。羅斌等創辦《新報》。 香港本地公司註冊數3625間,外地公司385間,其中美國公司94間, 英國公司70間。 該年拍賣土地平均價:工業用地104。85港元/平方米;商廈娛樂場等非 工業用地1668。44港元/平方米:住宅用地164。75港元/平方米。 全港有持牌銀行82家,分行13家,外地銀行辦事處95家。 進入香港船隻5922艘,載重量1614萬噸。來港遊客達13。8561萬人次。 1960年 外貿總額增至98。01億港元,創戰後最高紀錄。對內地出口仍降為0。13 億港元,佔香港出口的0。5%。 本地生產總值58。95億港元,人均1917港元。 本地註冊公司達4181間,外國公司註冊有402間。 1月1日,恒生銀號改名為恒生銀行,董事長為何善衡。 瑪利號颱風襲港,死45人,災民1。5萬人。 陳曾熙兄弟成立恆隆有限公司。 香港工廠由1950年的1500家增加到5000家,工人由8萬人增至21萬 人 (均指註冊統計數字)。 中華煤氣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主席是會德豐洋行的約翰·馬 登。 因內地暫時的經濟困難,大批勞動力流入香港。移民潮至1962年春夏達 到高峰,10萬移民滯留邊境地區,港警方驅逐內地移民。 泰國僑商謝氏家族來港發展,創辦正大貿易進出口公司。 大凡百貨公司在港開業,為首家登陸香港的日本百貨公司,其中張祝珊 家族佔該公司49%股份。 陳澤富在彌敦道建立京華酒店,是為柏寧酒店集團首間酒店。 呂志和以1。6億港元投得安達臣大亞石礦場開採權。 1961年 3月,港府勞工處公佈,全港工業企業為5980間,僱員達22。9857萬人。 全港工會327個,會員16。5萬人。 香港人口增至312。8萬人。 外貿總額99億港元,進口59。70億港元,出口29。39億港元。對內地貿 易11。27億港元,其中出口僅0。08億港元,佔香港出口的0。3%,為戰後的 最低點。
… 頁面 196…
2月,深圳水庫開始向香港供水。 6月,廖創興銀行發生擠提,董事長廖寶珊受打擊猝亡。 全港有持牌銀行85家,分行101家,外地銀行辦事處186家。 股市因房地產刺激又趨興旺,成交額14。14億港元,再創戰後最高水平。 陳俊創辦鱷魚恤製衣,1987年為林百欣麗新集團收購。 1962年 外貿總額110。45億港元,進口為66。57億港元,出口33。17億港元,轉 口10。70億港元,港產製品已成為出口的大頭。對內地貿易12。98億港元, 進口12。13億港元,出口0。08億港元,佔香港出口的0。2%。 港府1961—1962年財政年度收入10。30億港元,支出9。53億港元,盈 餘0。77億港元。 本地生產總值68。82億港元,人均2082港元。 進出香港船隻7278艘,載重量2077萬噸。 9月,溫黛號颱風襲港,死亡失蹤175人,災民達4。6萬人。 11月,啟德機場客運大廈落成。 羅鷹石創立鷹君地產公司。 修改《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