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香港商戰風雲錄(下),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60% 股權,金庸注資1。8億港元換取40%股權。另外,于品海說服金庸購入南海 發展 (前身為南海紡織)50%股權,出資1。6億港元。金庸的這兩項出資合

… 頁面 112…

計3。4億港元,頂了于品海購入《明報》股份的帳——這樣,明智就擁有50。01 %的《明報》股權,于品海只需付1。13億港元現金。這筆錢,于品海從銀行 貸得。 金庸只實收1億多現金,便把香港第二大報業集團拱手讓予于品海。金 庸個人還擁有25%《明報》股權,按協議分五期讓予于品海。 股評家說于品海善玩數字遊戲,股術之精,堪與股市怪傑詹培忠、劉鑾 雄、羅旭瑞、李明治諸君論雌雄。 于品海所控的兩間上市公司,高峰期市值達40億港元。于品海玩股出奇 跡,成為香港最年輕的超級富豪。于品海做上明報集團主席後,創辦 《現代 日報》,投資“傳訊電視”,四面出擊,聲譽鵲起,當選為香港報業公會主 席。某雜誌封他“香港梅鐸”。 誰知,于品海平步青雲之時,他多年前埋下的“地雷”被人引爆了。 1994年10月10日,《經濟日報》獨家披露,于品海在加拿大求學期間, 曾多次觸犯偷竊、冒籤支票、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私藏槍支等7項控罪, 被判入獄兩年減一天。據傳,加拿大沙省大學香港同學甚少,于品海總以為 沒事,偏偏就出了事。如果於品海僅是香港一名普通職員,《經濟日報》絕 不會揭他的“案底”。 這條新聞如核爆炸,全港轟動。當晚,于品海發表宣告,承認自己 20 歲時在加拿大求學期間,曾於1979年的3個月內,因使用他人支票和信用卡, 涉及金額4600加元,以及無牌藏手槍,全部控罪共判刑兩年減一天,但實際 服刑4個月獲釋。 金庸是從《經濟日報》看到這新聞的,大吃一驚。金庸選擇于品海為《明 報》掌門人,並非完全感情用事,而是作過調查的,結論是於氏歷史清白。 這對金庸的打擊太大了! 聯交所執行總監許浩明,指責于品海作為上市公司主席沒按規則填報他 的真實歷史,不足取信股東,應褫奪董事職位。 對於品海的譴責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于品海被迫自動辭去報業公會主 席、明報集團及南海發展主席職位。 飛黃騰達的于品海驟然摔到地上。不過,明報集團及南海發展的控股權, 仍牢牢攥在他手中。等眾議平息,他仍可重新出山,親掌大權。 對一名商人來講,經濟的失利,往往比名譽上的受損更為可怕,更能置 人死地。那麼,在商界長袖善舞、重錘出擊的於氏,收穫的是什麼呢? 于品海創辦《現代日報》,欲與《東方日報》一較高低,宣傳費投下2000 萬港元,令東方集團膽戰心驚。但很快,東方馬老闆方知是虛驚一場。《現 代日報》採編人員130名,一半是生手,遠遜於《東方日報》300人的老班 底。《現代日報》自然不及《東方日報》“抵睇”(好看)。 要命的是,幾代讀者養成的閱讀習慣,使他們捧上橫排的《現代日報》 分外彆扭。該報一直打不開局面,月月虧損。于品海受到《明報》老臣們的 指責,他不得不在創刊9個月後,私人以3000萬港元的價從《明報》集團手 中買下《現代日報》,並背上創刊以來6000萬港元的債務。 有人說,于品海辦報的失利,與老臣們的不配合有關。說於原是《明報》 旗下 《財經日報》的小編輯,現在突然做老闆,老臣不服,紛紛離去。這也 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於氏過於自負,投資果敢 有餘,穩健不足。

… 頁面 113…

于品海接手以私人名義辦了3個月,又虧損2000萬港元。這期間,東窗 事發,《經濟日報》揭於氏的舊瘡。于品海無心打理,宣佈《現代日報》停 刊。有傳媒稱:香港梅鐸,為《現代日報》付了1。1億港元的學費。 于品海投資的最大失誤,莫過於傳訊電視。據傳訊電視總經理施南生指 出,未啟播前,該臺已花掉4億港元,1995年初啟播,更還要每年賠上1億 港元! 這麼多投資及虧損,合計有7億多。于品海哪來的這麼多錢?首先,是 《明報》的盈利,光是在1994年3用底為止的財政年度,《明報》共賺1。6 億港元;其次,售股套現,《明報》集團新主席為新加坡商人黃鴻年,按協 議,他購入《明報》1O%股權,1994年12月,于品海將自己的3600萬股售 予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