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香港商戰風雲錄(下),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豐富的經驗。只是大家樂入市早一 步,先學一步,大快活遲一步罷了。羅開揚又說:外界傳聞我們兩家反目, 同室操戈,我們兩傢俬下關係都不錯,聚會時從不談生意,只是在商言商, 健康地競爭。 兩家的競爭,到80年代中期,才起根本的變化。大家樂董事總經理羅開 睦移居加拿大,位於由大家樂主席羅勝祥的女婿接替。 1986年,大快活董事總經理羅開福也移居加拿大,業務全盤交其弟羅開 揚主理。 從1987年起,大快活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平均每年增加10間左右的分 店。1991年,大快活上市,供股集資,實力大增。羅開揚兄弟佔5成以上股 權,1993年身家達13億港元。 羅開揚上臺後,大快活由步大家樂後塵,改為步步緊逼,甚至針鋒相對。 大家樂的宣傳口號是:“永遠一百分。”大快活麥芒對針尖:“大快活 精神,挑戰無限分。”大快活的挑戰,既是對自己,更是對大家樂。 在分店的佈局上,兩家的分店近在咫尺,形影不離。最初是大快活緊盯 大家樂,大家樂的分店設在哪裡,不用多久,附近的街面,必會亮出大快活 的商號標誌。 大家樂對大快活“截其客流”的做法“不勝煩惱”,又無計無施。大概 大快活翅膀硬了,毋須借大家樂的影響旺店,另闢蹊徑,去新城區開設分店。 大家樂“以牙還牙”,也到附近開分店,分流客源,讓大快活不怎麼“快活”。 兩家最典型的店址爭奪戰,爆發於1992年的中環。大家樂的租期屆滿, 房東準備加租。不遠處的大快活所處的大廈計劃重建,大快活要遷走。於是, 大家樂就不打算加租續約。 誰知,大快活得知大家樂準備放棄,搶先與房東簽約,得下大家樂的舊 鋪位。大家樂見大快活“懶”在中環不走,也決定留下,與大快活“血戰到 底”。也巧,大快活所處的大廈沒這麼快拆卸重建,大家樂就租下這幢大廈 的一個新鋪位,花費了60萬港元重新裝修,與大快活決一雌雄。 據統計,兩家有一半以上的分店,是“並肩戰鬥”著的。另不足一半、 各得其所,大家樂入市早,多在商業區;大快活多在新工業區、住宅區。目 前,大家樂的客源優勢勝過大快活,但大快活增長勢頭猛,令大家樂不敢懈 怠。 在食物品種及經營風格上,兩家互相模仿,你有,我亦有;你好,我更 妙。 1993年5月,大快活率先在同業推出早餐。僅隔幾天功夫,大家樂就推 出“醒晨益大家”的早餐與其搶市。 兩家突破快餐單一經營始於1991年。這年2月,大快活在黃埔花園開設 馬里奧義大利餐廳,不久又在沙田和尖沙咀開設兩家分店。大家樂則開設吉 太郎日本餐廳,由於經驗不足,開張8個月便關門大吉。而重酬聘請義大利 餐廳管理及烹任人才的大快活,經營傳統意式美食的業務異常順利,至1993 年底,馬里奧已增到20間分店,是高收入的港人飲食消遣的好去處。 老大大家樂豈能善罷甘休,扯老二衫尾?大家樂創辦洋式餐館不成,索 性斥巨資收購義大利粉屋餐廳,得手後又傾巨資,到1993年3月,粉屋分店

… 頁面 105…

已達16間,繼而,大家樂又插手本地特色食品市場,一擲千金,把港人家喻 戶曉的阿二靚湯集團攬進大家樂家族。 從以上事例可窺知,自從羅開揚掛帥後,大快活不再是人們嘲諷中的“跟 屁蟲”,而是不斷創新,頻頻出擊。不少地方,成為老帥大家樂模仿的物件。 到1993年9月底,大家樂快餐分店數110間,大快活快餐分店96間; 大家樂營業額的市場佔有率為25%,大快活為15%。然而,大快活雖落其後, 分店數或營業額卻每年呈大幅上升趨勢,而大家樂幾年都“膠”在原有水平。 大家樂收購意式粉屋與阿二靚湯,耗盡財力,故在快餐業上呈強弩之末之勢。 行家認為,大快活必後來者居上,如百事可樂緊逼可口可樂、富士挑戰柯達 一樣。 星橋先生分析道:“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家樂和大快活的競爭是良性競 爭,競爭結果對雙方都有利,總體上促進香港中式快餐的形成和發展。” 大家樂、大快活幾乎佔了香港中式快餐半壁山河。而中式快餐的市場佔 有率更是高達80%! 資料顯示,1993年,香港人出外飲食消費達359億港元,快餐消費約35 億港元,佔飲食業的 10%。而日本快餐的市場佔有率為20%,美國更高達 35%。專家認為,香港快餐業的發展潛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