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部分,基地之天朝降臨,誰與爭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周浩一開口。乃顏部的大多人都點點頭表示認可,這就是如今周浩的影響力,對時局對戰爭的看法與行為,周浩在乃顏部就基本等於神,至少基本就不會有人反對。
“軍師。這好像不好吧!如今漢國緊逼,如今我們一旦進攻忽必烈。畢竟只會是弄得兩敗俱傷的結局,最後恐怕會漢國得利。”當然畢竟周浩只是漢人,在乃顏部也不可能都是清一色的認同,一名蒙古部的族長淡淡的開口道。
能當上族長的都不是笨蛋,而且由於漢國對乃顏十分通商,這些人一些時局還是知道些,很快就提出來了反對的意見,話語也十分的正確。
畢竟如今忽必烈雖然大不如前,可是畢竟那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與那一千萬的人口就是最大的資本,一切的可能都有,如果忽必烈下定決心調動個幾百萬軍隊還是可能的。
而乃顏部卻只有不到三百萬的人口,六十萬鐵騎,到時候哪怕能夠取勝,也只會是慘勝,到時候不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嗎。
這樣的結果乃顏部根本就不想面對,所以在那一名族長說完後,一些原本表示同意的族長都紛紛猶豫起來了,不知道是不是該同意那一方。
沒錯,周浩在一次次的戰鬥之中證明了自己的作用,可是無法否定的是對方是一名華夏人,一名漢人,鬼知道這次是不是包藏禍心。
“呵呵!此言差矣,誰說我等會和忽必烈兩敗俱傷,忽必烈有這個實力嗎!”周浩輕笑著開口道,神態之中閃爍的是狂傲之色。
之前的那名族長臉上充滿了的是滿臉的不屑神色不屑的開口道:“軍師,忽必烈擁有著百萬之軍千萬之民,你不覺得自己太過自負了。”
“哦!不,我們不需要對忽必烈進行那樣規模的戰爭,就可以輕鬆拿下整個華夏,至少是長江以北的大量土地。”周浩搖搖頭臉上依舊是不減的笑意。
周浩的話音一落,那名族長就是一驚,這倒不是他明白了什麼,以他蒙古人的智商那絕對是個問題,可是他一年來他可是見識到了這位的手段完全就是神出鬼沒,這句話顯然也不是玩笑。
“哼!不正面交戰又如何擊潰!”不過蒙古人的驕傲不允許他後退,還是直接選擇硬頂了下去,不過語氣顯然軟了很多。
周浩笑了笑淡淡的開口道:“大都可遼東不遠!不知道三天能不能到啊?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語傳出,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似乎完全與問題無關。
不過很快就有人反應過來驚喜的開口詢問道:“軍師您的意思是,我們如今順勢而下,蒙元軍隊根本就不可能反應過來,我們就能直接把忽必烈給活捉了。”
與兩年前一模一樣的計策,可是如今的乃顏卻不是以前的乃顏兩者實力不可同日而語,如今的忽必烈也不是之前的忽必烈,實力更加不可同日而語。
雙方的差距已經基本沒有,甚至乃顏的實力比忽必烈還高出了一些,這一計策就擁有了可能性而且很大,並不是和兩年前一樣只是在賭博,一切都只是未知。
如今乃顏潛力也許沒有忽必烈的大,可是如今的戰力絕對超過忽必烈,勢力越大代表著勢力越分散,相對於來說乃顏的實力那是比忽必烈高上幾個檔次,只要和上次一樣順勢南下,基本不可能在大都城門外一堵就是半月。
遼東這塊土地本來就是一塊神奇土地,北京也就是大都也完全不適合當做首都,無論是地勢還是其他完全沒有一個首都的必要條件。
因為草原一旦有變,作為首都的北京也就是大都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後世的明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朱棣以天子守國門的原因遷都北京,可是土木堡之變差點讓明朝亡國。
明末如果不是崇禎明白事理,滿清早就入關了,儘管最後結果也是這樣,北京從各方面開講都不是一個首都的合適所在。
蒙元的政治中心在大都,可是遼東乃顏一旦有變也就是說想搶汗位了,特別是在如今這種情況下,他忽必烈也只能等死了。
畢竟如今忽必烈的三十萬大軍在長江,二十萬在高麗,三十萬在西域,六萬在天竺,大都的兵力超不過兩萬,而且還是老弱病殘,乃顏的六十萬一旦南下,破城那也只會是時間問題。
在想拖個半個月等待軍隊回援那基本是不可能,而且如今情況忽必烈也不能撤軍,和明末一樣,恐怕忽必烈一撤軍,漢軍就直接殺了過來和乃顏一起把蒙元包餃子。
大都如果當首都那絕對是想怎麼死就怎麼死,不過如果只是作為一個省會城市,那就是作用無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