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部分,清末少帥,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天下現在分作三方勢力,一是南方孫家,孫復少年英雄,具有粵桂黔滇四省,麾下也有‘士官三傑’效力,七虎追隨,可謂是人才濟濟;另一方則是北方袁家,手握六鎮雄獅,又有北洋宿將相助,袁世凱老謀深算,定然是心有謀劃;至於其餘的嘛,則也算是一方勢力,只是內部不合,錢糧短缺,缺乏統一的領袖,著實難成大事。”
“老師對革命黨心有不滿?”吳兆麟插嘴問道。
一邊選他為大元帥,另一邊卻讓黃興這個副元帥代行權勢,黎元洪要是滿意了就怪了。不過這些事情心裡可以想,但是卻不能宣之於口。
擺了擺手,黎元洪嘆道“也算不上不滿,只是覺得他們沒有擔當,難成大事!”
“老師是說黃元帥?”
遲疑了片刻,黎元洪還是點了點頭,道“他來了武昌,數萬義軍激動萬分,雖然他接連戰敗,導致士氣衰落,這些我並不怪他,只是他不該甩下一個爛攤子一走了之,雖然他說是奉同盟會之命前往南京助戰,可是這麼堂而皇之的拍屁股走人,留下數萬士氣衰落的將士不顧,他黃興怎麼做的出來了。”
說起這件事,吳兆麟也有些不滿,正直武昌最危急的時候,作為總司令,他竟然拍屁股走人,這無論怎麼說都講不過去。
“畏三啊,革命黨是熱血的漢子,看他們在戰場上拋灑鮮血時的無畏,就沒人會懷疑他們。只是許多事不是光有熱血就能辦得到的,現在的革命軍根本沒有認識到,天下並不是真的被革命洪流席捲了,西南孫家,北方袁氏,他們才是真正的實力派,決定中國未來的人。”
吳兆麟沉默了,黎元洪把話說到這麼白了,他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革命黨人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熱血的漢子,也不是錢糧匱乏,而是短視,沒有長遠的目光,做事只圖一時之盛,難免後繼無力,為人所乘。
走到吳兆麟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黎元洪叮囑道“這幾日,你就多辛苦一下,讓唐紹儀四處轉轉,和各省的代表交流交流,至於議和的事情,就不要提,他說了你也不要接,如果實在推拖不過去,就直接讓他們去找馬君武,他是孫家的代表。有資格,也有膽量和唐紹儀和談。”
南京的光復,讓武昌的地位一下子下降了許多,除了馬君武留下了段宇清和鄧憲輔在武昌,其餘各省代表紛紛朝南京而去,不管是心裡上還是感情上,各省代表都更願意接受南京成為國家的中心。受到南京影響的還有上海。各省在滬的代表和在武昌代表一樣都湧向了南京,就連王寵惠也代表西南四省前往了南京。剛剛光復的南京就這樣成了公認的臨時首都。
在武昌混吃混喝了數日,唐紹儀也終於等到了袁世凱的電報,讓他前往上海,同南京方面的代表開始議和。
黎元洪這個大元帥無法離開武昌,孫復這個副元帥又沒人願意讓他管事,另一個副元帥黃興就開始代行元帥權力,組建臨時政府。即使有了江浙滬三家都督府的大力支援,可是南京臨時政府組建起來依然困難重重。無論什麼時候,黃興都要面對王寵惠代表的西南四省。一個強硬的實力派讓黃興吃進了苦頭,一旦某一項章程出現了漏洞,都會面臨精熟法律和各國政治的王寵惠的質問,偏偏他還代表著西南四省,黃興根本無法無視他的質詢。
就在黃興疲於奔命的時候,歷經了大半個月的行軍,從廣州出發的第一師終於到了上海。這個由第一旅和第七旅混合而成的師。後續補充了不少兵員,人數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千餘人。四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輜重工兵各一營,這樣的一個團就算是面對列強的一個正規師級單位也不會畏懼了,可以說它的到來。瞬間讓孫覆成為了上海最大的實力派。
剛剛到達上海,武元就把軍隊扔給了陳得平,自己跑了過來,這次他有許多事情要向孫復彙報,自然不願意耽擱時間。
“武元,這次辛苦了,在湖南沒有受到阻攔吧?”一見到自己的自小長大的書童。孫復笑著問道。
羞澀的撓了撓腦勺,此時的武元一點也沒有在長沙時的叱吒風雲的氣勢了,反而像極了當年的那個膽小書童。
“少爺,不辛苦。”武元道“在湖南也沒人敢攔咱們茂名的軍隊,我們一萬多人穿城過縣都得到了各地老百姓的歡迎呢!”
“呵呵”孫復笑道“這事我倒是有所耳聞,聽說你們一路上把土匪都給剿滅了,各地的老百姓都很歡迎你們,不少人還送來了自家養的雞蛋,自家釀的米酒。”
“嘿嘿”武元不好意思的搓著手,一個勁的傻笑。
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