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部分,清末少帥,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鎮新軍,不應該這麼快就被打下來,這或許是張鳴岐太過無能了吧。”
“你啊!”指著袁克定,老袁失望的嘆了口氣,“如果只是蔡鍔的問題,我根本不用擔心,良將雖好,可是處理起來並沒有太大的難度。可是他打下廣州動用了四個旅的兵力,相當於四個混成協,這根本不是廣東一地可以養得起的。這支軍隊八成是靠著洋人的支援練起來,你應該往更深處考慮。兩萬軍可不是兩萬漢子這麼簡單,武器、被褥、軍服等等,這些都不是容易處理的,當初新軍初練時,不過五千人,就已經把我愁得頭髮白了一半,最後還是靠著朝廷的全力支援才把北洋六鎮拉起來,這其中的苦和困難根本不是你能想象的。就算是有著朝廷的支援,我要只是建起了六個鎮,也已經力有不逮了,可是這個高州孫家卻在不知不覺中建起了四個混成協,可見他們所圖甚大啊!”
臉皮臊紅的袁克定點了點頭,心理卻是有些不服,只是礙於袁世凱的威嚴,不敢反駁。老袁看到袁克定眼中有些閃爍,就知道他是口服心不服,只是憂心於武昌和廣州局勢的他,根本無心理會,剛剛不過是看看自己的長子有多少深淺。
同盟會中最先知道廣州之戰的就是香港的胡漢民,自從上次派喻培倫聯絡龍濟光,反而被龍濟光抓起來交給張鳴岐之後,胡漢民就開始策劃刺殺龍濟光和張鳴岐的事情。結果龍濟光領兵撤離廣州,再無訊息,張鳴岐有深入檢出,一直沒有得到機會,就拖延至今。正當胡漢民準備再次策劃刺殺張鳴岐,鼓動廣州新軍起義的時候,廣州突然宣佈獨立了,胡漢民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廣州雖然宣佈獨立,但是張鳴岐這老賊仍然擔任民政長,全粵的政事均歸他處理,和以前並沒有什麼區別。這根本不是革命,而且蔡鍔也不能算是我們同盟會的人,諸君覺得我們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召集了香港的同盟會會員,胡漢民就是希望能夠把廣州的權力奪過來。
“我覺得廣州就是革命,我們不應該以是不是同盟會會員領導的起義,來分辨革命的性質。廣州獨立了,滿清政府就對廣州失去了控制力,這不是革命是什麼,而且我聽說廣州正在準備繼續發兵蕩平全粵,這難道不是革命嘛?”朱執信知道這次的事情肯定和孫復脫不了干係,雖然不滿他的作為,但是也不願意胡漢民這般說孫復。一直以來,朱執信都是在聯絡廣東各地的會黨和地方勢力,最是不贊同以身份斷人,而且和地方幫派交往的多了,難免多了些江湖豪氣。
“張鳴岐作為屠戮過革命黨人的滿清官吏,還被任命為民政長,統攝粵地政務,這還是什麼革命,如果這就是革命的話,那韃子皇帝不是換一個身份就可以繼續統治全國了嘛,那我們同盟會還做什麼?”胡漢民在香港和廣東的同盟會會員中的地位不低,一陣激情洋溢的反駁,頓時引起了不少同盟會會員的贊同。
朱執信有些覺得胡漢民有些受到胡毅聲的影響了,對廣州的革命舉措有些錯誤的觀點,“張鳴岐就任民政長雖然有些不合適,但是卻可以讓地方儘快的平靜下來,讓那些心向革命卻又有顧慮的舊官吏快速反戈。”
胡漢民和朱執信在同盟會會員中各有一批支持者,雙方的觀點根本緣由是權力的問題。胡漢民希望自己能夠領導廣東革命,卻是沒想到被人搶了先機,才會執意排斥廣州的獨立;朱執信是理想主義者,只要是有利於革命的他都支援。兩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對方,最後在其他同盟會會員的勸說下,達成了協議。由朱執信前往廣州,勸說蔡鍔罷黜張鳴岐的職位,如果不行,胡漢民將繼續準備刺殺張鳴岐,為被害的革命黨人報仇。
“太后,不好了,廣州出事了。”攝政王載澧拿著一份電報,也不管什麼禮節了,就匆匆的跑進了大殿。
裕隆太后一手牽著六歲的宣統,一手指著攝政王載澧呵斥道“你也是當朝攝政,怎能如此慌張,沒有一點禮節,嚇得皇帝怎麼辦?”
見裕隆發火,攝政王載澧也有些縮頭,就算他是皇帝的生父,但是在皇權面前也不敢放肆,急忙跪地乞罪“太后贖罪,臣是有大事要稟報,一時失了方寸。”
裕隆不過是那麼一說,自然不會真的責怪這位權勢滔天的攝政王,見到載澧低頭,也就不再追究。
“這次就算了,下次要注意了。說吧,到底是什麼事情?”拉著宣統坐在龍椅上,裕隆問道。
“謝主隆恩”攝政王載澧起身後,從袖筒裡取出一張紙,遞給了裕隆“這是剛剛廣州發來的明碼電白,逆賊張鳴岐宣佈廣州獨立了。”
“啊”裕隆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