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飛奴傳書,驥行三國,趙不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倒撥回糜威報信的那晚,接信的拄拐老兵把皺巴巴的紙條遞給屋內的一名年輕人道:“快,十萬火急,馬上飛報鎮東將軍!” 年輕人接過紙條,從旁邊的櫃子裡取出一本冊子,一面對照紙條上的字,一面翻閱小冊子,並不時用筆在另一張白紙上寫著什麼。 密碼,中國自古有之,最為後世人所熟知的就是虎符,這也是三國時的最常用的加密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軍事密碼進一步發展,北宋時期成書的《武經總要》就記載過早期的密碼本,北宋軍隊把戰場上最常見的戰鬥情況編成四十個序號,比如一就是請弓,二就是請箭,三就是請刀,四就是請甲…… 明朝名將戚繼光更是發明了聲韻加密法,也就是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漢字注音,比如趙字,他的加密程式碼就可以是周朝,即取周字的聲母“zh”,加上朝字的韻母“ao”,就可以拼讀出趙字。 趙驥當然不會讓自己的通訊加密方式停留在這種簡易的階段,他選擇了使用摩斯密碼來對通訊內容進行加密,這種加密方式不難學會,只需教會發、接報人員學會拼音就行,而三國時期的敵對方即便截獲這樣的密信也絕對無法破解。 加密完成後,年輕人把密信捲起來塞進一個小竹筒,然後轉到後院開啟一個籠子,取出一隻鳥來。 準確的說,應該是一隻信鴿。 信鴿起源於我國,古稱“飛奴”,漢高祖劉邦時就已經開始用作軍事通訊,但並未得到廣泛的運用,一直到宋朝時,信鴿才成為一種常見慣用的通訊方式,三國時期還是相當鮮見的。 早在南征結束返回成都時,趙驥就已經開始著手建立採用信鴿送信的通訊網,但因為缺乏相關知識,所以只能砸錢請有經驗的人來摸索,直到河東戰役以後才真正建立起可堪實用的飛鴿通訊網。 通訊問題是制約古代軍隊戰略戰術實施的關鍵技術瓶頸,後世的德勝爺爺曾經兩次批註《隆中對》,其中一次就提到了這個問題。 第一次批註時,德勝爺爺對《隆中對》“東聯孫吳,北抗曹操”的戰略決策進行了肯定,在他看來,政治的本質就是區分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誰是可以爭取的中間力量,蜀漢政權丟失荊州的關鍵就在於沒有處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 用德勝爺爺的原話說就是“孫劉矛盾是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 當時蜀漢政權的最高層,不論劉備還是關羽,都存在藐視吳軍戰鬥力的問題,過於自信可以使用武力來壓服孫權對荊州的訴求,政治和外交手腕嚴重缺乏靈活性,如果不是曹操這時候攻打漢中的話,孫劉之間當時就會爆發一場大戰。 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向劉備索取荊州,劉備的反應居然不是談判,不是讓出部分利益給孫權以便達成和解,而是強硬地親自帶兵進入南郡,然後讓關羽屯駐公安,準備跟孫權一決雌雄。 結果這時候曹操南下攻打張魯,無力同時與曹、孫兩家開戰的劉備只好與孫權劃湘水為界平分荊南,其實當時呂蒙已經連湘水西面的零陵郡都打下來來了,這一次的紛爭不僅擴大了孫劉聯盟的裂痕,還讓呂蒙看出了荊州地區漢軍兵力嚴重不足的問題,為後來的偷襲埋下了隱患。 侍中廖立就曾為此批評過劉備和關羽,他認為蜀漢政權當時應該集中力量搶在曹操之前攻打張魯控制下的漢中,哪怕主動割讓荊州部分地區給孫權也在所不惜,因為你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同時守住這些地盤的,必須做出取捨。 簡而言之,政治就是妥協。 不得不說,廖立自詡當為諸葛亮之貳還是有他的底氣在的,並非全是狂言。 第二次批註時,德勝爺爺的原話是“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二分兵力……安得不敗”。 這次的批註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就是德勝爺爺提出的“要把手攥成一個拳頭打人”,也就是要集中優勢力量從主要方向取得突破,不要兩分兵力同時進攻。 當然,如果你在弱勢地區的統帥是粟大將或者韓信那種軍事天才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要知道在粟大將橫空出世前,德勝爺爺的戰略決策也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即便雄才如他老人家,也不敢說要兩個拳頭同時打人。 荊州,能苟住就行了,除了南郡,其他的地方能守就守,守不住的還不如主動作為利益分享給盟友。 第二層意思的關鍵在於“千里之遙”四個字,以漢代的通訊技術,蜀漢在荊州和益州的兩支軍團最多隻能進行戰略層面的配合聯動,在戰役層面很難形成有效的策應。 從實際的戰爭過程來看,關羽對襄陽的攻勢作戰不僅沒有真正從戰略上牽制住曹操的主力,反而因為漢中、襄陽兩場戰役的起始時間差,把自己兵力不足的弱點放到了最大。 從關羽投入到襄陽方向的兵力來看,他是真的打算把襄陽給拿下來的,而不是為了配合漢中戰役進行佯攻,而且,襄陽戰役的時間拖得實在太長了,頗有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演武令

魚兒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