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帝國的榮耀,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西平以南,紅巾軍遭到了汝寧府義軍的襲擊。這支由汝寧地主豪強組織的軍隊有數萬之眾,從左翼攻了過來,劉浩然所屬一部很不幸成為受到攻擊的第一波。血戰一場後,戰鬥力並不是很強的義軍終於撤退了,劉浩然和丁德興一個腿上被刺了一下,一個手臂被射中了一箭,都無大礙,不過他們第三任十夫長和其餘七名弟兄卻沒那麼好彩,全部死於亂軍。
“大哥,我們這一隊二十多個一同入夥的,現在沒剩下幾個,你說會不會到後面輪到你當十夫長。”給自己和丁德興按照現代醫療手法包紮好的劉浩然開著玩笑道。由於兩人遵循保命原則,所以原本一向勇猛、並有多年砍人經驗的丁德興並不是很出眾,所以還沒有被提拔。
“要當也該你來當,你腦子比我好使。”丁德興笑了笑說道,說實話,他很佩服劉浩然的聰明,這傢伙一旦適應戰場後,冷靜的腦袋敏銳地嚇人,他對戰場把握地非常準,就好像有一種莫名的嗅覺可以聞到戰場的變化一樣,每次都會拉著自己往看上去很激烈,其實是已方佔絕對優勢的地方湊。他的勇猛,加上劉浩然的狡猾,兩人這才在激烈的戰事裡活蹦亂跳的。
這時,看到一個高個子帶著十幾個人走了過來。
“我是你們的新十夫長,這些是新補的同伴。”來人很和氣地對劉浩然等人說道。
劉浩然觀察了一下新十夫長,只見他身材壯碩,虎目劍眉,寬額闊臉,頗有威勢。
“我叫傅友德,原是宿州人士,後來徒居碭山,最近才入夥的。”新十夫長先自我介紹道。
“你就是那位第一個殺上上蔡城的好漢?”丁德興突然叫道,他一向對軍中的英雄好漢比較關注。
“正是在下。”傅友德客氣地答道。
“那好,想不到我們的新十夫長居然是這麼一位英雄好漢。”丁德興高興地說道。
劉浩然也是甚喜,能有個這麼一個上司也是不錯,不過他為傅友德叫不平:“傅兄,你是上蔡首功之臣,怎麼只給了個十夫長,有就這麼打發人的嗎?有功不賞,如此不公,這叫人還怎麼去立功?”
丁德興連忙拉住了劉浩然,歉意地對傅友德說道:“我兄弟一向心直口快,還請十夫長見諒。”
傅友德無所謂地笑了笑,但是卻頗有深意地盯著劉浩然看了一會。
大軍向郾城開去,途中,傅友德找到了劉浩然和丁德興。
“聽說你收了不少書,能借給我看看嗎?”傅友德開門見山道。
劉浩然一愣,想不到自己的怪習慣居然傳到他的耳朵裡去了。劉浩然想融入這個時代,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現在的書。於是,每到一地,別人忙著去搶糧食財寶,劉浩然卻忙著去收集書籍。尤其是史書兵法等書籍,劉浩然甚至還找到了一本專門收集元廷歷代皇帝和中書省施政詔令的《國朝政彙輯要》,對劉浩然瞭解現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周邊國家狀況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而他無意中找到的《新全相三國志平話》,讓他發現三國故事居然老早就流傳了,但是卻與自己所知道的《三國演義》截然不同,這讓他放心大膽地給丁德興講起三國演義來了。由於還要隨軍打仗,劉浩然只能選了又選,挑了十餘本書帶著身邊。
劉浩然把自己的寶貝擺了出來,傅友德一看,有一本《孫子兵法》,上面蓋著某路達魯花赤府的印章,有一本《吳子兵法》,蓋著某都元帥府的印章,還有一本《李衛公問對》,蓋著某萬戶府的印章,從書面上,都是元廷書局根據前宋官版《武經七書》刻印的。傅友德知道,元廷對這些兵書控制極嚴,只有蒙古貴人和色目人以及“漢將”世家才有機會收藏這些書,也不知道劉浩然從哪裡淘換來的。
還有其它幾本書如《論語》,《史記》,《後漢書》等的印章就五花八門了,有某官學的藏書,有某學院的藏書,有某府的藏書,林林總總。
“這些書你都讀過嗎?”傅友德自己讀書不多,對士子有一種莫名的敬畏和好感。
劉浩然一時漲紅了臉,雖然他受過十幾年的教育,但是學的都是簡體字,對於繁體字他大部分只能靠猜和蒙,經過他不厭其煩地來回閱讀,現在能“猜”出來的字也越來越多了。
“我識得一些字,但是不多,因為沒有老師教授。”劉浩然忸怩著答道。
傅友德點點頭,不再問什麼了。現在這個年頭,雖然各地有官學和不少私學,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那裡有閒工夫去讀書,劉浩然這樣子已經算是很好學上進的了。
“我聽大家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