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部分,帝國的榮耀,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不會,打了大半天無功而返,敵軍統軍之人今晚擔心的不是攻打我們,而是如何繼續聚攏人心。”常遇春斬釘截鐵的說道。
入夜之後,漠北軍果然停止了進攻,正如常遇春所料,格哈木臺正在竭盡全力地想把餘下的三萬餘人繼續聚攏在一起。
進過白天一役,各部損失慘重,悲憤的心情也慢慢地平靜下來,眾人開始動起各自的心思。大小貴族已經死傷大半,現在統領各部兵馬的都是以前諸部的部將或者一些嘍囉。他們都知道,自己的部族首領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部族的兵馬又在自己手裡握著,正是回去“繼承大業”的大好時機。雖然部族裡可能還留有首領的子侄,但是草原法則是強者為王,只要自己把部族兵馬抓緊了,還怕搶不到位子。
於是有些人提出要帶著部族兵馬回去了。但是有不少人卻是極力反對,其中部分的確還想著為首領報仇,而部分人則知道自己手裡的兵都是首領的親兵,只忠於首領一族,自己帶回去也沒用,反而會成為自己爭權的障礙,還不如在這裡打光,回去就是老子的天下了。
格哈木臺苦口婆心地勸阻那些想回去的人,希望他們留下來,一定要殺光這六千明軍再說。
“諸位,我們損失慘重,明軍豈是好過,他們也是強弩之末了。根據我們的哨騎回報,東邊兀魯回河絲毫搭橋的跡象,西邊上百里沒有看到任何兵馬的跡象,而這六千明軍的退路浮橋也已經被我們燒了,他們已經陷入死地,只要我們再努把力,明日必定能全殲他們。再說了,如果我們不能為各自的首領報仇,回去後有何面目見族人?”
最後一句話讓眾人心思翻動起來,的確,要是能夠手刃殺死首領的仇人,自己在族人中的威望只怕會高上不少,屆時奪位也會順利很多。權衡利害關係之後,不少人開始轉變念頭,同意留下,少數人看到大勢所趨,自己要是單獨跑路只怕會引起公憤,於是也只好留下了。
看到大事已定,格哈木臺不由暗中舒了一口氣。他想得比在座的人都要長遠。他知道,明軍不會就此一招,接下來恐怕會是暴風驟雨般更猛烈的進攻。當務之急就是團結漠北草原上的各部族。格哈木臺一心想著利用這次盟軍統軍首領的機會,一舉殲滅六千明軍,讓自己的威望達到一個高度,再憑藉衛拉特部強勁的實力,把分散的草原各部攏成一股繩,對付來犯的明軍,只要團結一致,加上主場作戰,一定能夠擊敗明軍一路。只要有了轉機,格哈木臺便會毫不猶豫地率領大軍南下,直入中原。他知道,只要明軍傾巢出動,邊境防線一定空虛,撕開一個口子不成問題。殺入中原,不僅可以一洩仇恨,更可以大搶財富人口,彌補草原的損失。
格哈木臺一直認為,草原落到現在這個地步,除了明軍強勁之外,關鍵是草原諸部不團結。明軍一上來就盯著北元朝廷的腹地…和寧路以及與北元同屬黃金家族的東蒙古打,把他們打得元氣大傷。而北蒙古、西蒙古等沒有遠見的人在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挑唆下坐壁觀虎鬥。結果北元、東蒙古被越打越弱,而他們越弱漠北就越亂,最後蔓延成現在的局面。
因此格哈木臺想改變這一局面,挽漠北於危難之際。
一夜過去,東方天地之際開始發白,新的一天又要開始了。只是坐著休息了兩個時辰的常遇春又站在那裡巡視營防。
陽光從東方投射而來,灑在了綠色的草原上,也將不遠處的兀魯回河照成了金色的綵帶。常遇春不禁轉過頭去,看著這一幕引人入勝的美景,變態移不開目光。
“將軍,你在想什麼?”濮英站在那裡陪著看了一會兒,最後忍不住向開始微笑的常遇春問道。
“日月不落,永耀大明!”
第二百一十章 兀魯回河(二)
格哈木臺騎在馬上。目光一直盯著遠處的明軍營寨。那裡非常安靜,不像自己這邊,三萬多人馬人聲馬嘶,有些雜亂。那個不大的地方悄無聲息,好像根本沒有人駐守在那裡一般。在格哈木臺眼裡,這座不大的營寨已經和別爾貼山一樣,雖然寂靜,卻能深深地橫在人的心裡。
“佛祖保佑,希望我們能夠殺進去,殺光所有的漢蠻子,為大首領報仇!”格哈木臺合掌閉目,在馬上默默地祈禱起來。
過了一會,格哈木臺突然睜開眼睛,透出狼一樣的目光,拔出彎刀來大吼一聲:“殺!”
三萬多騎兵一起舉起了彎刀,齊聲高呼道:“殺!”
巨大的聲音像風暴一樣向兀魯回河畔的四處蔓延開來,聲勢之大,連正在沐浴著陽光成長的綠草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