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部分,帝國的榮耀,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奪糧倉。這些回回貴族世家屬於色自人一類,大明佔據陝甘等地便失去特權。心裡自然紛紛不平,他們利用大明的遷居政策,挑起民族仇恨,以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不少被真主召喚迷紅眼的回回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他們手裡的刀劍,開始進行他們所謂正義的。
劉浩然和大明中樞聞之大怒。連下嚴令,集中西北的兵力進行圍剿,並從和林、宜蘭等省調來數萬草原騎兵,協助平剿。十幾萬西北明軍和近十萬騎兵對甘肅、陝西包括今寧夏進行拉網式圍剿。鎮壓是無比殘酷的,明軍甚至沿用了原蒙古人在西北的政策:一個蒙古人被殺。方圓百里的所有回回盡數處死。明軍的政策是一個漢民被殺,方圓三十里的回回盡數處死。
這個時候的回回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個民族,聚居在陝甘一帶的回回多半是數十百年前被蒙古人遷居過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各族人的後裔,他們原本以“回回軍西域親軍探馬赤軍”以及“回回戶”等形式散居於中原各地,但是隨著元軍在戰局中的節節敗退,他們也隨之向西逃亡。最後聚集在了陝甘一帶。他們中不少人對明軍仇視,機會來了怎麼會不趁機興風作浪。
長達近一年的平亂讓十幾萬回回丟掉了性命,在大明嚴酷和毫不留情地鎮壓下,不管是跟風行事還原本心有不滿的回回們。都只得偃旗息鼓。但是大明王朝不比中原以前的歷朝歷代,是個非常強硬的中央政權。在意識到西北民族矛盾之後。劉浩然和內閣開始採取非常強硬的政策。所有在大明境內的回民或穆斯林必須遵從大明嚴格的宗教律,在尊重穆斯林的宗教習俗基礎上使用漢文的古蘭經,用漢語祈禱傳教,遵守大明律令而不是宗教戒律,總之宗教信仰不能凌駕於國家律法之。
願意留下的就老老實實接受這一切,並遵從大明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政策,不願意留下的,哪裡來回哪裡去,全部離開大明回波斯去。而且大明利用嚴格的戶籍制度開始清查留在中原和江南各的的回回軍和回回戶後裔,要求他們也執行該律令。
也許是此前大明毫不容氣地鎮壓嚇壞了各地的回回,又或許是不知從哪裡流傳的“大明在未來十年裡要殺光所有回回”的謠言讓回回們有所動搖,數以十萬計的回回開始向西遷移,離開大明,重回到穆斯林兄弟們的懷抱裡。
而大明也在各地嚴查回回,但有“違律者”一律驅逐出境,經過長達數年的遷移和驅逐。大明境內近三分之二的回回離開了大明,留下的回回一部分是前唐宋時期就遷居過來的波斯、大食人的後裔,數百年的時間早就讓他們漢化了,而且他們人數不多,散居在中原和江南,大明對他們到也不再逼迫,還有一部分是在當地與漢民或其它民族通婚成家回回的後裔,他們的根已經紮在這裡,離不開了。而男子一行人今日所見的,應該是這次大遷移和大驅逐的尾聲。
聽完原委,男子一言不發。他的隨從護衛卻義憤填膺。情緒激動。男子站在那裡默思了一會,最後揮手製止了隨從們的衝動。他輕聲說道:“我們是真主的信徒,大明皇帝不是。”
男子抬起頭,仰望天空許久,最後才說道:“我能理解大明皇帝的所作所為,如果我的屬下遵從的最高旨意不是我的,我也會毫不猶豫砍下他的頭。”
眾隨從護衛們不由一凜,似乎意識到什麼,是啊,大明的政策還算仁慈的,任何危及政權的行動都會被無情鎮壓,帖木兒在河中奪權和排除異己的時候,不知殺了多少人,其中大部分是同樣信奉真主的穆
林。
早子接著微笑著說道:“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大明皇帝此舉意味著他害怕了,他看到了信仰真主的力量,所以才會如此畏懼。在信仰堅定的穆斯林和曾經是死敵的蒙古人之間,他寧願選擇蒙古人,難道這還不說明問題?”
眾隨從護衛不由連連點頭,一位看上去滿是睿智的隨從更是恭敬地說道:“我的蘇丹。你的智慧就像大雪山一樣讓人仰視。”
正在這時,一陣蒼涼的歌聲從遠處緩行的人群中傳了過來,是一個老者用波斯語在唱誦:“人們成群結隊去祈雨,我說把我的眼淚拿去;我的眼淚能將雨代替。他們說你的話是真的,只可惜淚中雜著鮮。
“忽者亞辛,這是什麼歌?”男子問那位滿是睿智的隨從道。
忽者亞辛聽了一會才說道:“這應該是從極西的伊比利亞傳來的,當年真主之劍指向那裡,最後一位基督教國王就是唱了這首詩後被處死的。想不到傳到這裡來了。”
眾人不由一片靜寂,在他們心裡不由湧現出一幅極度壯觀的景象,在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