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帝國的榮耀,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剛接到快報,濠州之圍已解,正如劉統領所說的,是元軍各自散去,圍城之勢不戰自解。”馮國用意味深長地點點頭說道,他對劉浩然的分析深以為然,也非常佩服他的見識,濠州的訊息是他進門前剛得到的,以妙山離濠州的距離,獲取訊息的速度絕對比虎頭山要快。

“濠州之圍一解,江北局勢頓時一變,劉統領應該不會安於現狀吧?”馮國勝接著問道。

“值此風雲激盪之際,我等正是奮起的好時機。先積攢力量,再克定遠,繼而轉攻滁(州)和(州),窺視江寧。最後以金陵為根本,四出征伐,收攏人心,再圖驅逐韃虜之大業。”劉浩然毫不猶豫說出自己的計劃,這一套已經被朱元璋證實是切之可行的,自己不照著做,豈不是讓驢給踢了。

馮國勝不由地驚訝地張開嘴巴,看了看劉浩然,又看了看自己的兄長,半天說不出話來。這是因為劉浩然的想法居然和他兄長不謀而合,平時兩兄弟評論時局,指點江山的時候馮國用就提出過這個思路。

馮國用的手也在微微發抖,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知己了,居然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和自己的謀劃完全一樣。不過他不知道,在歷史上是他向朱元璋提出這一戰略,劉浩然照著抄又反過來忽悠他。

不過馮國用是個智深慎重之人,當即剋制住了自己的激動,繼續淡然地問道:“素聞定遠營將士驍勇無比,而且進退有度,不知劉統領是如何練出來的?”

看來這兩兄弟對自己和虎頭山做過調查,那就好辦。既然做過調查,又願意與自己接觸,那就說明他們兩兄弟對自己多少有點認可了。

“無它,只是勤加操練,軍法森嚴,賞罰分明。”劉浩然簡單地答道。

馮國用和馮國勝暗暗點點頭,很多人都知道練兵治軍就該如此,但是真正能做好的卻不多,這個劉統領應該有點門道,要不然怎麼能把一幫鄉民青壯編練成軍,而且還能屢戰屢勝。

“我等聽得虎頭山附近的百姓對定遠營讚不絕口,均說劉統領廣施仁義,不貪子女玉帛,實在是難得的一支民軍。”

“先生讚譽了,我等揭竿而起,立足於百姓之中,為的就是解萬民困苦。如果殘暴無德,則必失民心。而我等民軍失去民心,則如同魚失去水,離亡不遠矣。小子愚鈍,但是也知道我大宋嶽爺爺的岳家軍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故得百姓擁戴,鑄成了一支百勝鐵軍,連金胡也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所以說得民心者得大勢,繼而得天下。”

“好!”聽到這裡,馮國用和馮國勝不由擊掌叫好,而馮國用更是悠悠地說道:“現在韃虜殘暴,元帝無德,各地揭竿而起者如過江之鯽,人人都打著為民求活的口號,可是他們那一個又真正的做到了這一點?濠州諸帥也是如此,一攻下鍾離城(濠州治所)就開始爭權奪利,如無元軍圍城,早就內訌了,真是讓人失望。”

說到這裡,馮國用的神情變得肅穆起來,站起身拱手道:“我兄弟二人自幼酷愛讀書,原本指望在科舉中第,報效朝廷,為民造福。然韃虜不以天下蒼生為念,肆意蹂躪,我等也就絕了這個念頭。後各地貪官橫行,暴斂橫徵,民不聊生,各路好漢紛紛舉旗。我兄弟結寨自保,伺機尋明主而附。遍觀附近豪傑,無不是逞匹夫之勇,飽一己之慾。唯獨劉統領治下的虎頭山寨,倡仁義,收人心,卻是一番新氣象。”

可終於看到曙光了,這馮氏兄弟應該已經動心了,劉浩然不由上前挽起馮氏兄弟的手臂,真誠地說道:“劉某原本合肥一小子,天降橫禍,親離身孤,碾轉於生死之間。幸蒙三位義兄不棄,華雲龍、花雲、陳德、王弼、胡海、楊璟等壯士不離,才能暫安於虎頭山寨。”

“偏安之時,不由想起曾顛沛於各地,目睹韃虜肆虐,百姓悽苦之情景,心如刀絞。念我詩禮上國,何以淪為羶腥之地?想我億萬百姓,何以被百萬韃虜擄為牛羊?”說到這裡,劉浩然不由大聲念出一聯:“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

聽到這裡,馮國用轉頭看了看旁邊的弟弟,神情激動地對劉浩然說道:“我兄弟二人早有結識劉統領之意,今天得統領一敘,方得知你還有濟百姓於水火之心,扶乾坤於傾覆之志。如此仁心,何處不附,如此壯志,何敵不破!我兄弟二人願為統領前驅!”

劉浩然點點頭,含笑慷慨道:“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並雪中國之恥,其任重而道遠,今日有馮氏昆仲同行,我幸也!”

然後三人仰首大笑,一切深意皆在笑聲中。

後面的花雲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