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部分,帝國的榮耀,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決不給。以劉福通時勝時敗的戰績,搞不好什麼時候就把這些火器送給元軍了。當日孛羅帖木兒圍攻曹州,劉福通也知道這一戰略重地的重要性,接連派出劉知六、盛文鬱等人率兵增援,結果全搭進去了。
想到這裡,劉浩然不由想起了那個外面粗魯的劉知六,想不到分別時一語成讖,聽說此人被元軍團團包圍時,與幾十名親兵高唱悲歌,力戰而死。按理說劉福通攻下汴梁後就應該鞏固根據地,用心經營河南,聚集力量後再揮師北上。可惜他沒有太高的戰略眼光,為了打破元軍的封鎖和緊逼,居然還分兵出去。兵分則勢寡,加上派遣出去的將領多不是大將之才,又遇上了兇悍的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之流,結果只能流動作戰,無法起到大量牽制元軍的作用。
不過沒有劉福通等人在北方的浴血奮戰,怎麼會有江南的安寧和發展呢?可嘆可惜啊!
不過劉浩然還關心一個人,躲入漢中的朱元璋。此人佔據一塊地盤後,倒也用心經營了一番,可惜他的文武班子缺了一條腿,歷史上的文官能吏現在全在自己的麾下,徐達、湯和等人打仗是一把好手,叫他們去治理原本就一塌糊塗的民政,就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了,至少做起事來事倍功半。朱元璋又從當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請了幾名名士幫助治政,這才稍有好轉。
可惜駐紮在旁邊的李思齊卻不過這麼輕易放過朱元璋。當漢中地盤剛剛有一點起色,李思齊已經把李喜喜趕到了四川,調過頭來對付朱元璋,雙方又是一場惡戰。雖然朱元璋有徐達、湯和等大將,但是做為察罕帖木兒老搭檔的李思齊也不是等閒之輩。他依仗兵多勢眾,步步為營,向漢中逼近,目的很明確,把朱元璋部擠出漢中。
戰事從龍鳳四年八月開打,一直打到十二月,當李思齊攻克柴關驛、武休關等關口要隘,並在南鄭城外與朱元璋部大戰一場,朱元璋兵少,雖然打退了李思齊,自己卻損失慘重,連郭英等將領都搭進去幾個,於是便已經下決心放棄這裡,轉移到了金州(今陝西安康)。李思齊佔據了南鄭、城固、洋州之後,便停下了腳步,對朱元璋對峙起來。
過了幾天,劉浩然終於接見了劉仁本。不過他對自己這位同宗倒也挺客氣,只是旁邊的李善長陰陽怪氣,對方國珍多有尖酸刻薄之語,屋簷之下,劉仁本只好忍了,幸好劉浩然一直持禮有加,雖然欣然接受了獻上的三地圖冊,但是卻堅決不接受方國珍的臣降,依然以江南平章之職平等相待方國珍,繼續兩家同盟之約。
至於做質子的方關劉浩然也堅決不受,說春秋戰國以質子為押是因為禮義崩潰,所以才有此一舉,他相信方國珍是守信諾之人,不必以親子為質,堅持讓劉仁本把方關帶回去。
不過李善長又在旁邊插言說古往今來,有質子又如何?這人一旦要背信棄義,一個兒子又算什麼?這話把方關的臉都要氣黑了,而劉仁本卻是尷尬不已,幸好劉浩然出來打了幾個哈哈,緩了場面。
議和之事非常順利,圓滿完成任務的劉仁本帶著方關回了慶雲。誰知一回到慶元,方關就當眾宣佈自己改名為方明完,他覺得自己在江寧受盡了恥辱,而這筆賬就全記在了劉浩然頭上。雖然不敢明面上針對他,但是明完這名字也夠毒的,紅巾軍以白蓮教為根基,也被稱為明教,而劉浩然的老大就叫小明王,這不是明擺著咒他和指桑罵槐嗎?
聽到楊憲傳來的情報,劉浩然的眼角不由地跳了跳,不由想起那個在自己面前甚為倨傲的少年,想不到此人對自己還有這麼深成見,而且此子頗得方國珍的寵愛,這次和談為了示好,方國珍才忍痛割愛,聽說被劉浩然放還回來後高興地好幾天都睡不著。而對於改名,方國珍原本不同意,可是經不住方關以絕食相抗,居然最後同意了,可見寵愛之程度。
劉浩然隨即在楊憲耳邊秘密叮囑了一番,過了幾個月,方關,不,應該是方明完在幾個小廝的唆使下,縱馬慶元鬧市,居然接連踩死了一個老頭、兩個小孩和一個孕婦,引起極大的民憤。極重民意的方國珍只好將方明完裝模作樣地送入獄中,“好生”關押,等避過風頭再說,誰知此子在獄中不知得了什麼病,沒一日就暴斃了,讓方國珍心痛欲裂。
第六十一章 信州戰役
王奉國越打火越大,外援斷絕,糧草全盡,士氣低落,這些城池即將陷落的跡象與信州一點都扯不上關係。傅友德的數萬大軍就屯在信州城外,時不時地就過來一趟,守信州城的又是胡大海,定遠軍一員有智有勇的大將,把整個信州城守得四平八穩,加上城中多有積蓄,南門水路又不完全斷絕,所以糧草全盡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