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中國黃埔軍校(全),西門線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高舉馬列主義的旗幟,並開始運用馬列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然而,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還處在幼年時期,對中國的國情、革命的特點和規律,缺乏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況且所處的客觀環境,也不具備自己創辦軍事學校、培養軍事人才的條件,只能是協助國民黨完成國民革命。

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準備北伐。年底,共產國際代表馬林來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人張太雷的陪同下,和孫中山在桂林桂王府舉行了多次秘密會談。馬林向孫中山提出瞭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3點建議:(1)改組國民黨,特別是要與農民、勞工大眾實行大聯合;(2)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基礎;(3)謀求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1923年10月,孫中山簽署的委任狀。作。孫中山對馬林的建議表示十分贊同,但是,並沒有立即付諸實施。一方面他正在進行北伐,幻想利用兩廣軍閥打敗北洋軍閥;另一方面,他對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深刻的認識,因而還沒有下定合作的決心。

1922年6月,陳炯明在廣州叛變,使孫中山陷入絕望的境地。孫中山到達上海時,多次與李大釗、林伯渠、陳獨秀等共產黨領導人商談,與蘇聯代表越飛會談,要求中國共產黨和列寧派人幫助。中國共產黨向孫中山伸出友誼之手,李大釗、林伯渠等在與孫中山的會談中,討論了國共兩黨合作共同革命和如何建立革命軍隊的問題。8月,蘇聯特使越飛來華,先後與孫中山、廖仲愷舉行多次會談,並進一步商討建立革命軍隊的問題,最後發表了《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孫中山決心“以俄為師”辦軍校(2)

當孫中山由上海準備返回廣州重建大元帥府時,他的思想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總結和吸取以往革命鬥爭的經驗教訓,認識到,在革命鬥爭中組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