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重生之冰上榮光,烏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蒂娜自己有時候也懷疑,在比賽時,一定是靈魂裡另外一個她佔據了身體,只有跳躍的瞬間,那個她才會讓出身體,讓她自己享受飛翔的快樂。人們喜歡天鵝在湖面上漂游的姿態,覺得那是高貴不可方物的美,瓦倫蒂娜卻覺得,天鵝振翅高飛的瞬間,才是最極致的美麗。
而她,也是最後一次在世界大賽上,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裡,用盡全力起跳,猶如飛翔!
第三個跳躍!一個高度令人驚駭的飛利浦三週!
瓦倫蒂娜在跳躍後沒有馬上進入接下來的旋轉和直線布,與編排的那樣,她輕輕震動雙臂,在原地的輾轉片刻溫柔回眸,眼中無盡不捨令人心碎,高速的旋轉沒有忘記優雅的姿態,緊接著是一串難度很高的直線接續步,瓦倫蒂娜就像那隻起飛前的天鵝,雙翼畫出精緻的弧線,腳下在湖面上踩出波紋。
她將要離開,離開湖面,離開冰場,離開她眷戀了很久的地方,聖桑的曲調那麼悲傷,旋律裡彷彿點綴了無數淚珠,《天鵝》曾經被改編成一段芭蕾舞劇,這舞劇的名字就叫做《天鵝之死》。
怎麼會有人因為退役死去?是的,瓦倫蒂娜知道自己不會死去,但她也知道,從今天起,她的靈魂將不再完整,就像離開水的天鵝,羽毛凋落,從雪白變成黯啞,再不能起舞再不能飛翔,是啊,飛翔,她再也不能飛了。
瓦倫蒂娜記得自己跳出第一個阿克謝爾三週的那個下午,訓練場地上只有自己和師兄以及教練,她沒用吊杆,腦子裡一片空白,直到成功後教練激動的抱住她,她才意識到自己真的成功了。
那一年她十四歲。
訓練中的成功並不算什麼,為了讓這成功延續到節目裡,瓦倫蒂娜每天都要在冰上反覆進行枯燥的跳躍訓練,但她並不覺得這很無聊,跳躍的感覺如同飛翔,鳥怎麼會覺得飛是件無聊的事情呢?可一次次的重重摔倒,甚至在最初一次幾乎骨裂的經歷,都讓她痛苦不堪,但她沒有懷疑過練習阿克謝爾三週跳的這件事,從來沒有。
這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熱愛,她答應過那個小小的自己,要從事這項美麗的運動,要飛著完成它,她必須履行諾言。
冰上的瓦倫蒂娜是如此光彩照人,她將最難的三連跳放在節目後半段,而且是由路茲三週領銜的一組三三連跳,當起跳的瞬間,亞歷山大·霍爾緊緊閉上雙眼,可黑暗中他還是看到了那個好奇望著冰場,又能不穿冰鞋單腳站立的可愛女孩,那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了,但如今又歷歷在目,如同昨天剛剛發生。
為什麼?為什麼時間總是這樣快,他已經老了,對於他來說時間的快慢早已只是數字,但對於瓦倫蒂娜來說,明明青春剛剛開始,為什麼她們就已經開始面對殘酷的離別。
最後的路茲三週接後外點冰三週再接兩週,整套節目七個跳躍,瓦倫蒂娜每個跳躍都堪稱完美!
而這七個跳躍的結束也意味著,她的節目進入了尾聲,她的冰上生涯,進入倒計時。
要死亡的天鵝還在垂死前掙扎,她飛的很快,想要擺脫死神的追逐,她高昂著頭,不想屈辱的服從,即便如此,她仍然保持著美麗與優雅,因為對於天鵝,美與優雅是一體,是從來不能分開的,她的生命伴隨美麗誕生,也不能在死亡臨近時因為慌亂而失去靈魂深處的驕傲。
當死亡的雙手,搭上天鵝的肩膀,滑行停止,旋轉開始,那是一種哀婉至極的姿態,憂傷的音樂越來越清,呼吸一樣幾不可聞。
從《胡桃夾子》開始,瓦倫蒂娜的成年組選曲就與古典樂結下了不解之緣,《帕格尼尼狂想曲》和《南方的玫瑰》讓她家喻戶曉,德彪西的《棕發少女》更彷彿為她而歌頌,《天方夜譚》、《憂傷的華爾茲》、《安魂曲》……
再到最後的,天鵝之死。
她把自己的本性收斂,把美好展現,到了告別時刻的她,依舊沒有絲毫鬆懈。
赫伯特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解說的聲音已經很是勉強,”這麼多年來,小瓦萊一直在努力,當她發現自己跳不動了,就改動跳躍技術適應身體,我們都看到她一個個出神入化的高難度跳躍,誰又知道,永遠面帶笑容的她背後的痛苦與疲憊,我想謝謝她,謝謝她的突破,謝謝她讓女子單人滑的比賽充滿刺激,謝謝她……她多年的陪伴……我想她一定希望我們笑著說再見吧!再見瓦萊!再見我迷人的南方姑娘!”
音樂悄然停止。
那一刻,瓦倫蒂娜輕輕伏在冰面上,時間定格。
當她抬起頭時,笑容與淚水一起出現在美麗的臉龐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