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頁,學神十三歲,米迦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午理論題, 下午實驗, 仍然是二選一, 節奏很緊張, 只有中午2小時休息時間。 康妙玟中午還抓緊時間睡了45分鐘。 理論題很難,但又不算難, 跟數學相比,物理反而比較簡單,物理定理就是定理, 再怎麼變化就那些。 能同時叉兩個集訓隊在其他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集訓隊的節奏很緊張, 上課刷題測驗, 能搞定一項集訓就已經很不得了了,奧物集訓隊甚至還有晚課。康妙玟沒有參加奧物集訓, 卻仍然能名列前茅,這很……難想象, 學生們都不知道她是這麼做到的。 她跟其他人都不熟悉,因此考試之前也沒人跟她說話,其他人都好奇的打量她:唯一一個不跟他們在一起集訓的隊員,傳說中的數學天才。說不羨慕是假的, 唯有她才能讓集訓隊破例,而她……似乎也表現出了跟名氣相媲美的實力。 她每次的測驗卷都會被教練們當成範例,接受過奧數訓練的頭腦用最簡潔的方法做出物理題目, 每一個解答都是那麼的完美,不會有多餘的步驟, 也不能少一個步驟。 但那是她不在集訓隊做出的題目,誰知道那邊的監考老師有沒有放水呢?雖然他們也知道放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且沒必要,但,萬一呢? 下午的實驗考試是在南京大學的物理實驗室裡,實驗專案二選一,考試時間2小時30分鐘。康妙玟提前30分鐘做完了實驗,提前離開實驗室。 其他人都覺得此人恐怖如斯!實驗給了2個半小時,意味著實驗通常很難,康妙玟能提前做完說明她至少手速很快。 奧物選拔賽也是週六進行,領隊準備週一宣佈12進5的名單,照例也會有新聞釋出會。學科知識競賽搞了幾年了,但影響一直不大,還屬於小範圍少數學生才能摸上的,主要是宣傳不夠,而且……重點在於沒有跟升學掛鉤。得益於去年io在中國舉辦的關注度,這一年各種奧林匹克課外班激增,四項奧林匹克學科競賽冬令營人數沒有增加,各地中學對初高中學科聯賽的重視體現在各地的指導老師培訓班報名人數有了顯著的增長。 去年奧數的關注度還因為中國隊有了康妙玟,國際奧數競賽歷史上年齡最小的滿分金牌,媒體一窩蜂的報道硬生生的拉動了奧數的熱度,笑容真誠容貌可愛的數學天才少女得到了破紀錄的關注,大有當年第一神童的熱度。 相對於當年的第一神童,康妙玟的學校和家長攔住了很多媒體,康妙玟也比第一神童要更冷靜一點,不驕不躁,今年再次進了奧數國家隊,證明了她不是曇花一現的“天才”。 要是再進奧物國家隊……也不是不行。為了康妙玟,奧物集訓隊破了很多例。 是否值得,即將揭曉。 實驗分差不多當場出來。實驗的監考老師比理論題的監考老師多兩倍,一共只有12人,6名監考老師,基本上學生做完實驗,十幾分鐘就能檢查完畢、進行打分。分數參照ipho計分制度,理論題每題10分,一共30分;實驗題如果是1個實驗是20分,2個實驗各20分,理論加實驗總分為50分。 選拔賽也按照計算6次測驗2次選拔賽的得分進行總積分的排名,週六晚上便排出排名,取前5名,北京1人,上海1人,安徽1人,天津1人,浙江1人。 安徽康妙玟理論題總積分第二、實驗總積分第四,總排名第三。 教練們加班開會討論這個“特例”,都十分痛心疾首:要是她全程參加集訓,鐵定兩項都是第一!你瞧瞧,天才就是天才,沒參加集訓都能拿高分,相比之下,那11個學生都不夠看的! 領隊決定去跟奧數集訓隊商量,今年奧物比賽在7月初,康妙玟至少要提前10天到南京來,集訓隊要對她的實驗進行臨時抱佛腳啊不對,叫“特訓”。去年奧數國家隊也是提前半個月就不上課了,今年奧數集訓隊提前半個月開始集訓,集訓時間不比去年少,比賽日期又在7月中旬,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還有簽證問題,國家隊隊員確定後,隊員要返回原籍辦理護照,之後要將護照交上來,由國家隊集體辦理簽證。今年奧物在古巴,加勒比海小國;奧數在瑞典,北歐小國。康妙玟的行程會是跟隊返回中國,然後再跟隊前往瑞典, 孩子會很累,但沒辦法,兩邊都捨不得放人。 康妙玟週六晚上早早睡覺,週日去了玄武湖公園。玄武湖上上次來南京參加圍棋比賽就去過了,上次到南京還是因為圍棋比賽,“青松杯”全國業餘圍棋比賽歷時4個月,在11月下旬終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