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頁,學神十三歲,米迦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么蛾子的不是二姑姑家,居然是大伯。 康衛國晚婚晚育,26歲才結婚,27歲有了女兒。康有財比弟弟大10歲,農村人結婚早,他家7個孩子,最小的女兒都比康妙玟大2歲。 康有財的兒子康志勝今年22歲了,比堂妹大6歲,在縣城也到了結婚年齡,康有財帶了康志勝到了省城。 康衛國還挺高興,說大侄子這應該是上省城來買結婚用的東西了,他這個做叔叔的也不會小氣,準備送侄子一筆錢,或者幫他買單,上限2000元,也非常夠意思了,差不多是他一年的工資呢。 奚繡藍也沒那麼小氣,主要還是現在家裡有錢,很大度的同意了。還表示大伯和侄子來的話,她反正不上班了,正好有時間帶他們父子倆去買東西。 康妙玟就是聽父母說了這麼一嘴,也沒往心裡去。現在中國群眾的消費模式就是到上一級城市買東西才叫“有檔次”,比如農村人愛上縣城買東西,縣城的要到市裡商店買東西;老家距離省會很近,坐汽車只要兩個小時,老家親戚到省會來買結婚物品很正常。就是這個時代,廬州群眾到上海去買結婚物品特別是給新娘買衣服都是最高規格呢。 大伯她見的不多,印象裡就見過幾次面,只記得膚色黝黑,貌不出眾,掉人堆裡找不出來。堂哥康志勝就更不熟悉了,完全陌生人。 大伯和堂哥頭一天來省會,家裡氣氛還挺好的,康衛國到汽車站去接了大哥和侄子回來,奚繡藍做了一桌好菜招待親戚。康有財還挺客氣,一直說弟妹別忙了夠吃了。 康志勝也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一臉憨笑。 他倆確實是來省城置辦結婚物品的,本省婚嫁傳統,男方提供住房,彩禮若干,女方提供傢俱和生活用品;男方還要為新娘置辦新裝和首飾,講究的人家會置辦一年四季的新衣,春夏秋冬各幾套;首飾要“三金”,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 康有財攢了一輩子錢討媳婦,這下子花得乾乾淨淨,但心情是愉快的,樂得臉跟菊花似的。 晚上便讓康有財父子倆住樓上客房,把康有財父子倆震驚得不要不要的。 第二天奚繡藍又很盡心的帶父子倆去買衣服,春夏秋冬各買了一套,還買了布料,可以讓新娘子按照自己的心意找裁縫做新衣,買了足夠春夏秋冬各做一套的布料,包起來拎著都是一大袋。 又買了兩雙皮鞋,兩雙涼鞋。康有財在縣城的工廠工作,不是真農村人,新娘子也是縣城姑娘,父母都在工廠裡工作,所以康有財對兒媳婦那是非常滿意。 以奚繡藍的意思,乾脆她來出三金的錢,這樣也算叔叔嬸嬸給侄子的婚事“贊助”了,等參加婚禮的時候再包個500元的大紅包,絕對夠意思。 康妙玟沒有對這種人情來往發表意見。 第二天專門去看三金,一上午也就買好了。 康妙玟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還沒事,晚飯回家,卻見奚繡藍並沒有做飯,廚房一片狼藉,連鍋都摔了。 “媽?”她一臉莫名,媽媽平時脾氣其實不太好,但摔鍋砸碗的次數很少,因為“砸完了還得花錢再買,花的還不是我的錢嗎?我傻啊!”。 康衛國從臥室出來,一臉無奈,“家裡沒做飯,你上外面吃,要不去吃食堂吧。” “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沒什麼。” 奚繡藍怒氣衝衝的出來,“什麼‘沒什麼’?家裡的事情沒有什麼不能跟玟玟說的,玟玟又不是小孩子。” 康衛國一臉難堪,“我明天就送他們回去,行了吧?” 康妙玟猜到是大伯和堂哥的問題了。 “大伯說什麼了嗎?”她尋思著大伯以前也沒出什麼么蛾子啊。 奚繡藍哼了一聲,“你大伯!你叫他大伯,他可沒念著你是他侄女呢。” 問題不小! “他幹啥了?” “他要你爸把我們學校的房子給他!你聽聽!給他!甚至都不是借住!” 這??? 是什麼,是什麼能讓一個男人說出這麼不要臉的話?! 康衛國不敢說話,只能一臉尷尬。 “他說我們家有這麼好的房子了,就是給他一套房子也不算什麼。啊?話是這樣說的嗎?我看肖老闆那麼有錢,我能對肖老闆說你都這麼有錢了,給我一百萬也不算什麼嗎?” 康妙玟忍不住笑,“大伯跟我們有血緣關係,肖老闆跟我們可不是親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