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頁,學神十三歲,米迦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午買的顏料呢?放哪裡了?” “在我房間,我去拿。”他匆匆去自己房間拿了顏料過來。 羅馬的假日十分愉快!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時間過的很快,每天出門參觀博物館、教堂,在外面吃過晚餐才回民宿,民宿不是正式的旅館,是羅馬市民將自家的空閒房間出租,貼補家用。羅馬的消費水平比巴黎要低,相應的工資水平也低一點,歐洲經濟強國現在是法國,歐洲的藝術文化中心是巴黎,而不是羅馬。 義大利目前實際上算是旅遊國家,其他則有奢侈品產業,香水、時裝、遊艇等等。 義大利的歷史也很有意思,二戰之前不論,50年代進入新時代之後,歐洲各國在不同年代陸續興起了名義不同的“革命”,時代在變革,時代在進步。 法國有60年代末的“五月風暴”,義大利有貫穿整個60年代的“工/人/運/動”和70年代初的“女/權/運/動”。到了90年代,大家都在奔錢看了。 畫畫的時間靠擠,羅馬景點的治安還不錯,晚上也能出去溜達,只要不去偏僻的地方,安全還是可以保證的。當然,財不露白,不要戴什麼貴重首飾,至於相機是遊客標配,敢直接上手搶相機的倒也沒有。 羅克狄按照美國城市的生存法則,身上通常會帶幾張20美元的紙幣,美元全世界通用,不行還可以去銀行兌換本國鈔票,因此他帶了幾千美元現金來義大利,其他花費多是刷信用卡。 帶現金是怕萬一有什麼情況無法刷卡,至少手裡還有現金,隨時可以去銀行兌換里拉。 藝術氣息濃郁的國家,各種畫具都是齊全的,康妙玟光是畫筆就買了好幾套,還吐槽西方油畫真是差生文具多,中國畫基本只需要一套毛筆、硯臺、墨條各一就夠了。 完全不懂行的羅克狄瞪大眼睛,完全被忽悠住了,“說的是哦。” 真是個大笨蛋! 顏料是一項大開銷,鉛管顏料有大中小號的分別,含量不一,她買的最常用的50毫升裝,一買就是一整套全色系,一般至少24色,其他顏色靠調色。 油畫已經開始學了,理論課不多,主要還是動手畫,兩週時間去梵蒂岡美術館臨摹了3次,每次半天,感覺大有收穫。 在美術館還遇到不知道是哪家美院的老師帶學生來臨摹,見她一個亞洲女孩在臨摹,很有興趣的站在她身後看了好一會兒,指導了她的用色。 又問她,“你在哪家美院學習?” 她笑了笑,“我沒有考美院,最近在法國國立高等美院旁聽。” 教授有點驚訝,“你是……法國人?” “不,中國人,在法國上學。” 教授糊塗了,“這麼說你是要考高等美院?” “……也不是。我在巴黎高師學數學,學畫只是……愛好吧。” 教授大為可惜,“你應該去上美院,或者藝術學院。你的風格很棒,你學了幾年?” “兩年。” 震驚! “只學了兩年?”我不信! “我之前學的中國畫,中國畫你看過嗎?” “我知道中國畫,傳統的中國畫用深淺不一的墨水作畫,對嗎?” “對。”她換了一支畫筆,用黑色顏料簡略的在臨摹作品的角落畫了幾筆,勾勒出一株蘭草。“這是中國畫喜歡的主題,這種植物叫‘蘭草’。” 又畫了一隻蜻蜓,“蜻蜓。” 這種昆蟲歐洲也有,教授看她的眼 神都變了,“你很有美術天賦,你真的應該進美院接受系統的美術教育。” “謝謝你。也許以後有時間會去美院進修。” 教授拿出名片夾,遞給她一張名片,“如果能去高等美院一定要去,或者你也可以考慮到義大利來學習,義大利有著世界上最為豐富的藝術資源,你會發現義大利很美妙,不論學習或是生活。” 其他美院學生紛紛對她側目,眼神中有好奇,也有妒忌。 一旁的羅克狄滿心驕傲:瞧!這就是我喜歡的女孩! 她不管做什麼都會做到最好,引人注目,這就是天才的世界嗎?是的!令人羨慕妒忌!她當然不可能生來就會,也是需要學習的,她學起來比別人快很多、快得令人震驚,這,就是天賦的具體體現。 她從巴黎出發的時候剛學完義大利語的發音,在火車上開始學義大利語的基礎對話,到了都靈就能用磕磕巴巴的義大利語跟酒店前臺交談了,他當時還覺得完全沒必要,英語、法語足夠用了。可是!她學會一門外語居然只需要1個月的時間,還是把他驚到了。 再讓她待在義大利兩個月,她沒準說的會跟義大利人一樣呢,哦,除了各地方言的區別。他覺得自己就算是語言小天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