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頁,學神十三歲,米迦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儘可能的抽時間去旁聽了一些感興趣的課程,核心課選修課都聽聽, 感受一下美國教授是怎麼上課的,跟中國和法國的教授們有什麼不同。教授們的統一問題大概就是如何在課堂上提高學生們的興趣,講課照本宣科要不得, 要偶爾插播一則笑話之類,打醒下面昏昏欲睡的學生(大霧)。 也去聽了所羅門教授上課, 正好是新學年開學,她在it順便選了兩門課。 至於所羅門教授的課題小組,又不需要她整個白天都在。訪問學者主要是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但也沒有規定不能跑去上課,旁聽的話,大部分教授其實也不是很在意。 所羅門教授也對她介紹了一下目前美國數學界的情況,教授都有每年發表論文的要求,因此學術壓力很大。美國大學又多,教授也多,因此造成了目前全世界各種數學/科學專業期刊上美國作者獨佔鰲頭的現象。 他沒有明說,但康妙玟聽出了一點意思,想要在這麼多教授和論文中脫穎而出,只能是解開或部分解開著名的數學難題了。 嘖,也是哈。 她一下子就理解了所羅門教授為什麼著急想要她過來了。 其中一個課題便是龐加萊猜想。 龐加萊猜想簡單描述為“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面”,是個拓撲學問題,由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在1904年提出。 拓撲學也是康妙玟的學習研究方向,她對龐加萊猜想的興趣比其他問題的興趣更大——已知龐加萊猜想確實在2000年之後被人證明了,她只是聽說了有這麼回事,但不知道到底怎麼解開的,但路就在那裡,只看你能否找到了。 算是投機取巧嗎?並不是,她還是要自己動腦子思考證明過程的。 龐加萊猜想至今已經提出了92年,還沒有被證明出來。據說德國數學大佬大衛·希爾伯特、美國數學家威廉·瑟斯頓都說過自己可以利用幾何化猜想解開龐加萊猜想,只是因為要把“路留給年輕人走”,因此都沒有繼續研究下去。 研究龐加萊猜想也是一部拓撲學的發展史,歷年來數學家就此發展了拓撲學,也將解決龐加萊猜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所羅門教授現在就挺想在千禧年之前解決龐加萊猜想。 康妙玟興致勃勃的給巴黎的羅克狄打電話。 他樂不可支,“是啊,你現在才知道哈佛有多了不起嗎?” “你之前又沒說過。” “嗯,我是沒說過,是我的錯。你呢?喜歡波士頓嗎?” “還行吧,波士頓已經很涼爽了,要是在家裡,現在還是30多度呢。” 他沒有理解錯,她說的家裡指的一定是中國而不是巴黎。 “注意氣候,早晚多穿一件外套。” “嗯嗯,知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可你就是小孩子呀,你還沒有到合法飲酒年齡。” “我不愛喝酒的。你也少喝點。你的工作怎麼樣?順利嗎?” “還行。剛開始工作嘛不就是這樣,約等於打雜的。” 接下來是甜膩膩的情話時間,原來說廢話還可以說的這麼好聽!真是太愉快了! 談戀愛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說廢話,你要吃這個嗎,你要去哪裡,你今天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嗎,諸如此類。 有點浪費時間,但又有點好玩。 你想我嗎? 很想你。你呢? 有一點點想你。 一點點是多少? 就是一點點啦。 愛的廢話是說不完的,只能暫時告一段落,然後,她要睡香香啦! 所羅門教授每年只帶個位數的研究生,博士生或碩博連讀,不帶或很少帶兩年碩士。美國教授可能都不太喜歡花兩年時間為別的教授培養學生。博士一般都是4年,碩博連讀5年,實際約等於多了一個1年的碩士期。也因此他的學生們都比康妙玟年齡大,仍然是男多女少,只有一個叫喬西的女生,碩博連讀第二年。 學生們都對康妙玟很好,沒有什麼種族歧視的問題,也沒有人覺得她太年輕因此不值得教授如此重視。天才的傳說代代都有,在本科的年齡便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的數學家也是代代都有,他們私下裡已經討論過了,承認有時候——很多時候——天才是讓人不得不膜拜的存在。 她來到it的第二週便有了自己的課題小組,所羅門讓她帶著幾名學生開始研究龐加萊猜想,如果有了成果,將會按照貢獻比例排列論文的作者順序,在這方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