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2頁,學神十三歲,米迦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國大學暑假跟中國差不多,就放8周。你們美國大學要放假12周吧。” “差不多。要是想留在費城參加演出也可以,演出都是有報酬的,有時候多有時候少。我去年暑假光忙著賺錢了,今年……可能不會那麼忙。”他看著她,有點害羞,“我要是去巴黎,我們能一起出去玩嗎?” 康妙玟沒有立即答應,“我還不知道到時候會有什麼安排。” 他低下頭,“我真的很想跟你多一點時間相處,或者我會考慮到巴黎的音樂學院上學。” 她很詫異,“為什麼?柯蒂斯不好嗎?” “為了跟你在同一個城市。” 她搖頭,很乾脆的說:“你別這樣,如果你想轉學,我希望是因為你認為那所學校對你更好。而不是說,為了我,為了別人。” 竇海驪驚訝的看著她。 “你考慮問題應該只為了你自己的前途,我不喜歡別人說什麼‘我都是為了你’。別這樣,壓力會很大,不會被感動。” 他顯得很是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要怎麼解釋。 “我、我不是這樣意思,我不是想給你壓力。” “你喜歡我,我當然很高興,可我不會為你改變我自己,我做的任何決定都是為了我,不會為你,也不會為我的父母考慮,請你一定明白這一點。” 他困難的思考她的話:她說的沒錯,只是,未免說的一點感情都沒有。 “我不希望你以後會後悔,埋怨我沒有支援你,我不喜歡。” 啊,男孩!愚蠢的男孩! 竇海驪感到懊惱:他有點太想當然了!他試圖補救,“我說錯了,我確實考慮不周,你別生氣。” 她笑了一下,“我沒有生氣,這沒什麼值得我生氣的。我不想再說這個了。” 於是他機智的換了話題,總算把這事暫時忘了。 總的來說,回家過年還是很愉快的,臨走之前再次接受了央視的採訪,據說要在一檔晨間節目中播放。 她沒等到採訪播出便離開了中國,仍然從上海飛往巴黎。 竇海驪也在這一天從上海飛往紐約。 康妙玟拖著行李箱進了登機口,只留一個背影給他。 男孩暗自嘆了一口氣:短短4周,他們的關係似乎接近了,但仔細想想,仍然跟以前差不多,他們是談得來的好朋友,並沒有更近一步。 他也不敢問別的,是否能做她的男朋友?是否能在她心中有著不同的地位?他還什麼都沒有,也沒有足夠優秀到能跟她並肩,這令他苦惱之極! 她太好了,太優秀了,時常令他自慚形穢,覺得不如她。她在數學方面到底多厲害他其實並沒有直觀的印象,只知道在音樂方面,她只需要看一遍樂譜或者聽一遍他彈奏,便能立即復刻彈出,一個音符都不會錯;如果彈錯了,一定是她不小心按錯琴鍵。 這份驚人的記憶力讓他羨慕得流口水,誰不想要這麼厲害的天賦呢? 謝謝老闆 他曾經以為自己算是有“天賦”了, 從小到大他都是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是得意的,但後來, 康妙玟出現了。 男孩的煩惱不過是他自己糾結, 康妙玟可是半點都沒有糾結呢! 回了巴黎, 便看到北極星基金會寄了好幾封信來, 都從門縫塞進她的宿舍。一封是通知她已經審批透過了她的申請,請她返回巴黎後及時回覆;一封是資金稽核通知, 說目前有兩個資助方案,一個是3年期分批資助300萬法郎,一個是5年期分批資助500萬法郎。 其實沒有差別, 都是1年100萬法郎, 在90年代中期來說她一年根本花不完100萬法郎。而且基金會並不要求她一定出成果, 條件給的非常寬鬆。 也是呢, 幾十年搞一個數學難題都不一定能出成果,真要要求規定時間內出成果, 給再多她也不會拿。壓力太大了啦! 她看完兩封信後,馬上給吉馬爾先生打了電話, 約了明天過去北極星詳談。 隨後再看其他信件:羅克狄沒有回中國過春節,他準備在復活節假期來巴黎,這次計劃去西班牙和葡萄牙玩,4月的伊比利亞半島氣候宜人, 一定很好玩;他仍然準備自駕遊,巴塞羅那肯定要去玩的,可以一直沿著海岸線開到直布羅陀, 回程的時候從格拉納達走,經過馬德里, 然後返回法國。 格拉納達曾經是阿拉伯人在佔領西班牙時期建立的格拉納達王國的王都,至今仍然保留了許多富有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物。 接著是普林斯頓的陶哲軒的來信,他以每個月1、2封信的頻率給她寫信,會跟她討論他最近感興趣的數學難題。他的興趣廣泛,每封信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