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2頁,學神十三歲,米迦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遭人妒是庸才。 我就是最好的,我就是最棒的,將來,我還是最強的! 慕尼黑之行非常圓滿! 回了巴黎後便給父母寫信,得意的彙報這次慕尼黑會議。她喜歡別人為她鼓掌,這是來自同行的肯定、讚許,當然是好的、正面的、激勵的,她因此自信滿滿! 隨之而來的是法國與德國媒體的瘋狂追捧,法國媒體驕傲於她是巴黎高師的高材生,德國媒體則覺得你這個天才少女可真是好樣的! 接著英國媒體也聞風而動,直撲巴黎高師。 康妙玟再次確定,地球人類真的非常喜歡天才人設!這種對少年天才的追捧與熱愛不分國籍和種族,這些歐洲媒體甚至不在意她的膚色和國籍,狂吹了一波彩虹屁。 之前她這個數學天才少女之名只在中國有些名氣,就算她曾經連續兩年拿下io滿分金牌,在歐美也只是小範圍的名氣。就算她今年在《數學新發展》上發表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接著又有人為她訂了某位法國鋼琴演奏家的課程, 非常的盛情難卻,演奏家女士出了名的忙碌,一年裡只有半年能待在巴黎, 一般來說她不收弟子。 不知道是哪位闊佬出的錢, 神秘資助人並沒有跟她聯絡。 也許就是“有錢任性”吧, 不懂他們有錢人的想法。 她跟演奏家女士約好了上課時間, 每週週三晚上、週六下午上課兩次,屆時會有車接送她來往。 之後又有人送了一臺立式鋼琴到她宿舍裡。 只能說名氣帶給她意想不到的好處, 直接導致她的行程幾乎每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的,一直持續到聖誕假期。 羅克狄從哈佛大學發來賀信,熱烈祝賀她成為媒體追逐的小天才。人人都喜歡天才, 美國人也不例外, 美國媒體也受到影響, 若干全國發行的報紙比如《紐約時報》這樣的大型媒體都開始轉載歐洲媒體的報道了。 竇海驪非常高興她得到了歐洲群眾的喜愛, 他已經瞭解到“名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到底有多重要,美國人尤其為“名氣”瘋狂, 那可是最早開始明確“製造明星”的概念的國家。 康妙玟也開始瞭解到“名氣”的好處了。她的臉出現在許多國家的街頭報亭中,歐洲群眾對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女很感興趣,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數學永遠是科學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人們都預設搞數學的必須有聰明的頭腦;而有著數學方面的天賦還不算,她還有著令人讚歎不已的藝術細胞,這就更讓人有興趣了。 巴黎不是第一次見識來自中國的女畫家, 幾十年前便有位來自中國的名門淑女方君璧,得到了歐洲美術界的一致認可。方君璧是第一位被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現在的巴黎國立美院)錄取的中國女生。20出頭的方君璧便在巴黎聲名鵲起,畫作登上了《巴黎美術》雜誌的封面, 法國媒體稱她為“東方傑出女畫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