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頁,學神十三歲,米迦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年一臉生無可戀, “這都怪你,我媽非要拿我跟你攀比。” 康妙玟忍住笑, 一本正經的說:“加油呀,喬俊之。” 喬俊之蔫蔫的趴在課桌上, “不,我只想做個快樂的初中生!” 康妙玟原本對競賽這些不甚了了,昨天在一中看學生光榮榜有了一點小發現,一中應該是有一個競賽班, 具體情況略,不少學生從初中就開始參加競賽。安徽的中學大概也就在1980年以後才開始重視學科知識競賽,廬州是省會城市, 比起下面城市反應的更積極一點,早幾年是廬州幾所比較有名的中學自己辦的比賽, 相當於多校聯考,從前年開始陸續成為市級的競賽。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從1981年開始舉辦,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從1984年開始舉辦,再加上其他學科的聯賽,競賽生至少參加過其中一個聯賽。康妙玟看到有人高一便參加了高中數學聯賽,這說明該生已經學完了高中數學。 嘶!竟恐怖如斯! 這才是真學霸呀! 其實說起來,現在家長還不太重視學科知識競賽,因此社會上還沒有諸多的“奧賽培訓班”,學生們幾乎都是靠學校裡的各科興趣班提高知識水平,像年寶莉那樣知道找家教提前教孩子的還不是太多。 但已經有了卷的傾向。 不自覺的卷王康妙玟還沒有意識到全班50人至少有40人都開始捲了。 數學聯賽的試卷改的很快,鐵老師說往年都是考完兩週後出成績,那就是10月底。康妙玟於是把聯賽的事兒暫時拋到腦後,專注物理。 彭校長帶初二的物理課,也搞了一個物理興趣班,從一班二班挑了20多個物理尖子。 國慶節過後,各科都陸續考了單元小測驗,學的怎麼樣,單元小測試大致就能體現出來。康妙玟不用上興趣班,彭校長每週給她一份10張的試卷,要她自己在家做卷子,有不懂的就去問他。 初中物理難度不高,她已經自學完了初中物理,說實在的是還有一咪咪以前的印象,但也約等於從頭學起。一旦學進去了,就會發現學習還是很愉快的。 重點在於搞懂了“之所以然”,那種“獲得”的快樂是無與倫比的,甚至比考試分數還能讓人快樂! 國慶節後的幾乎所有科目單元測驗仍然是大多滿分,語文測驗因為沒有作文,也是滿分。化學因為粗心抄錯最後一題的答案,被扣2分,還被化學老師拎出來當案例,說明粗心大意要不得,明明前面解題步驟啥都是對的,答案抄錯數字可還行?也導致了康妙玟唯一一門沒有滿分。 她只有乖乖低頭聽訓,粗心大意害死人呀! 對於康妙玟幾乎門門100分,初二一班的同學也都已經麻木了,滿分不難,難的是幾乎門門滿分,累了,不跟她爭了。 因此現在初二一班的默契是爭取期中考試的第二名。 張婭寧分班的時候是年級第四,這學期她可是鉚足了勁兒要爭第二名。對於第一名,她也已經放棄。 她數學已經很好,跟著趙老師天天刷題刷題,100分不在話下;語文的話,卷子簡單點至少96分,卷子難一點也能有90分。英語差一點,中學生普遍都是聽力不行,康妙玟的聽力也是短板。 張婭寧現在每天在家聽bbc廣播,指望著聽力能好一點。從一開始幾乎只能聽懂幾個單詞,到現在可以聽懂新聞的大概了,進步不小。 康妙玟也有自己的收音機,現在還能收到bbc廣播,以後各種遮蔽方法出現,想聽原音就得看美劇或是好萊塢原聲大片了。 學好英語就得多聽、多說,康妙玟主動提起,希望張婭寧和馮婷婷、李安娜、錢麗娜、喬俊之跟她說話用英語,表達不出來或者單詞不會的,可以用中文,於是一時間,幾個人每天的日常對話就變成中英混合,給金老師聽得一陣悶笑。 悶笑完了,還是很認真的鼓勵她們的做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嘛,點滴積累,終會有回報。 鐵老師對數學興趣班的學生有著清晰的認識,除了康妙玟之外,另外9人都是陪跑的。能有1、2個拿省三等獎就可以了。省級能拿獎,他作為指導老師也是有獎勵的。 他押寶在康妙玟身上,康妙玟週一放學後的興趣課上講了自己的答案,週日參加考試的學生估分相當慘淡,幾乎沒人能超過100分。還有人二試一題都沒做出來,臉都白了,覺得自己真是個廢物,比起講臺上的初二學生,自己就是個渣渣,自信心大受打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